2020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意见》,首次划定29个环境分区管控单元。
张家界慈利产业开发区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作为园区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开发、重大项目选址等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空间布局等总体要求,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准入清单为前提,形成各部门宣传和运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合力,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助力开发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小而精”的发展之路。
慈利产业开发区食品医药园区
持续优化,提升产业集群发展
慈利产业开发区坚持生态与产业相协调的基本原则,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坚持高端化发展,引导企业进行设备更新,逐步淘汰低效设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企业入驻,推进产业精细化发展。
2024年,慈利产业开发区共引进6家企业,其中亿胜新材料新建3万吨硅灰粉项目是慈利石英砂矿精细发展的典型转型项目,慈利县联盈中药材有限公司新建慈利中药材(武陵山片区)产业园项目是推动传统农业向工业集群化发展的代表项目。
严守底线,发挥事前引导作用
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慈利分局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准入清单为依据,明确生态环境管理要求,实施分单元、差异化的生态环境管理。
慈利分局指导园区企业在前期招商、规划、选址阶段对照管控要求优化项目布局和工艺选择,做好项目前期方案论证,帮助企业少走“弯路”,减少企业盲目投资;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结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针对企业的投资计划、建设内容等提出有效建议8条。
在指导江苏某精细化工企业公司在慈利产业开发区建设项目时,慈利分局通过与产业园区分区管控及准入清单要求对比,分析该项目不符合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及准入要求,指导企业另行选址,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损失。
提前介入,优化招商引资服务
张家界市生态环境局慈利分局要求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作为招商的技术参考依据,加强部门联动,协调开发区管委会、县发改局、工信和商务局等部门围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进行专题交流,积极参与招商引资活动8次,从项目前期考察、用地、立项等方面进行把关审核,促进成果共享,多措并举营造出良性营商环境,促进更多企业能够精准落户慈利产业开发区。
截至2024年11月,已有6家企业落户慈利产业开发区。慈利产业开发区通过主动参与、提前介入,进一步提高了投资商对政府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各职能部门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思想认识,有效推动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运用。
慈利县委书记深入园区调研生态环境工作
慈利县产业开发区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在项目选址、产业布局、开发区管理等方面,对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确定环保要求和底线目标;科学运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及准入清单”成果,在项目引进前进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符合性评估,严格环境准入、守住环境质量底线,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2023年度湖南省“五好园区”考核评价结果,慈利产业开发区进位显著,全省排名第77位(原为131位),其中园区绿色发展方面获满分,园区环保信用评价为“环保合格园区”。
慈利县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全方位嵌入开发区招商决策链条,实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产业布局融合,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发展为多部门多主体共同参与,推动各有关部门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应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作为产业规划发展和招商的前置条件,进一步提升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效力。
文图:向玉桂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