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南部,有个美丽的小村庄——苏李村,依托文化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推进乡村“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乡村生态振兴之路。
夯实配套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苏李村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和人居环境整治,投资480万元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改造、生活垃圾分类、弱电集中整治和公共厕所提升改造;投资160万元对大街小巷铺设沥青硬化、道路两侧安装路牙石,村主要街道及环村路安装路灯135盏,采用LED路灯及太阳能路灯,村内路灯全覆盖;投资50万元完成主街、胡同两侧扶芳藤、冬青及海棠等景观树种植,绿化率100%。通过干部联村组、党员联农户,村干部、党员、群众全员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振兴,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去年以来,苏李村坚持每月一次“党建+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对G510国道、G309国道、村主要沿线道路进行专项整治,捡拾沿路垃圾,清理道路两边杂草,以党员积分管理促进人居环境整治,实行月公示、季评比、年评优,激发党员冲在前、作表率。利用抖音、微信群、公示栏等宣传平台,以村规民约、道德档案、定期表彰等方式,引导村民自觉清理农户门前乱堆乱放,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我家获得了98个积分,兑换了1台自动洗衣机,既让自己生活环境干净了,还能免费领东西,真是太高兴了!”村民毕秀娥乐地合不拢嘴。
引入市场机制,丰富农业发展形态
苏李村以生态惠民推动共同富裕,共享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的红利。为保证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村里成立党建服务小分队,从翻耕、育秧、蓄水增肥,到指导农户购农资、检设备,实行全流程指导服务,助力种植生产,忙得不亦乐乎。说到农产品种植,苏李村党支部书记王延建显得很开心:“我们2019年成立了农业休闲观光合作社之后,在西宝山上种植蜜薯80余亩,蜡质玉米200余亩,年收益30余万元,村民们的收入大幅增长,大家伙越干越有劲,我这个书记也觉得面上有光!”
今年苏李村计划要在合作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旅游产业,成立淄博豹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区。示范区将建设露天水上乐园、儿童乐园、农家乐、生态采摘园、亲子牧场、户外拓展、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农试体验区等项目基础设施。建成后,将形成农业采摘、自然风光、科技示范、环境保护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山景。
做强文化特色,打造乡村记忆名片
在抓好人居环境整治“硬件”改善的同时,苏李村立足王氏祠堂,深度拓展本村文化特色,打响苏李品牌,助力乡村振兴。苏李村王氏祠堂是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依托王氏祠堂、王氏宅院等古建筑,村里建设了乡村记忆博物馆,馆内详细介绍了苏李村的基本情况、历史起源、大事记、姓氏的来源和家风家训等,讲述了蒲松龄、王教与苏李村的渊源,将他们的事迹和后期教书育人的经历变成实景,吸引市民前来参观,被定为周村区家风家训教育基地。投资新建了高标准戏台、文体活动室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村民们在美起来、富起来的同时,也玩起来、乐起来。
如今的苏李村,以“环境最优美、民风最淳朴、群众最幸福”为目标,全村上下真正实现了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硬化全覆盖,加快生态环境资源和传统文化禀赋向经济优势领域转化,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后劲,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让乡村振兴战略蓝图成为现实。
文:李丹 李欢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周村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