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打好“十四五”开局之年污染攻坚战,加快补齐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短板,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O3),有效降低夏季臭氧(O3)污染,河南省开展2021年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行业企业专项执法行动。

对此,河南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执法和帮扶结合,多管齐下提质增效,协同创新上下合力,高效有序推进行动的进行。

多管齐下提质增效 下好全省执法棋

资料显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臭氧(O3)等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当前,我国面临臭氧污染的压力日益凸显,臭氧污染已成为部分城市夏季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素。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PM2.5和O₃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专项行动自2021年6月1日开始,至9月30日结束,将对石化、化工、工业涂装等涉VOCs行业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强化源头、过程、末端的全流程、全时段管控”,河南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副局长罗刚说。他表示,通过VOCs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降低VOCs排放量,有效减少O3污染超标损失优良天数,推动2021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全面完成。

专项执法行动动员部署会

加强部署,引领全局;行前动员,提振士气。5月21日,下发《全省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企业专项执法行动方案》,方案从全局着眼,细处着手,操作性强,为专项行动规划了方向,擘画了路径,列出了时间表,设计了效果图;6月1日,专项行动部署动员会召开,河南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局长李国敏在会上对专项行动作了介绍,他与参会人员交底交情交心,分析形势,剖析问题,回答疑问,解决难题,鼓舞士气,他提出的“正视形势,压实责任;严格检查,突出重点;依法整治,文明服务;统筹工作,廉洁安全”等要求,获得与会人员热烈响应。

上下结合,全面发力;科学配置,创新协作。行动中,各地市根据涉VOCs专项执法检查内容,对照企业清单,开展执法-监测联合检查;同时,河南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向每个地市派驻1-2个专家执法组,指导帮扶各地开展工作。其中,派驻专家执法组实行“专家+执法+监测”架构,专家来自业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理论指导,为科学治污提供支撑;执法人员为抽调的生态执法系统精英,业务精干,为精准治污贡献力量;监测人员现场检测,指出问题,固定证据,为依法治污提供助力。三方力量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创新协作,提质增效。

为各支队配发执法装配

现场培训,突显效果;配发装备,加大支撑。5月28日,统一组织各市专项行动执法骨干到企业进行“现场实地教学培训”,在企业模拟执法现场,邀请专家采取现场授课、实地讲解的方式,以“会检查、会监测、会执法、会办案、会指导”为目标,解决执法人员“查什么、怎么查”等难题,实地现场教学以极强的现场感和实操性,突破以往培训局限,效果立竿见影;同时,投入数千万元购置便携式VOCs监测仪器、PID等执法装备,逐步向各地进行配发,为执法人员配上“透视眼”和“科技鼻”,有效增强VOCs执法能力。

协同作战探索创新 上下合力再创新功

6月12日,端午假期第一天,新乡市骄阳似火,当地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称,该市部分地区白天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范。

李国敏局长深入企业检查指导

此时,在新乡市某企业,河南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局长李国敏正在带队检查指导夏季VOCs专项执法行动工作。他详细查看了企业物料库、生产车间、污染防治设施、在线监控设备等涉及产生VOCs的全流程管控情况,并向企业负责人指出企业管控存在的问题,指导企业规范生产行为。同时,他语重心长的勉励企业负责人,要增强环保守法意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环保管理水平,争做行业标杆企业。

在涉挥发性有机物(VOCs)专项执法行动中,李国敏是众多执法人员的代表和缩影,他们不畏热浪酷暑,没有假日休息,不辞奔波劳累,不计辛苦得失,虽然如流的汗水浸透了他们衣衫,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工作进度。

“我们鼓励辖区重点涉VOCs企业全面实施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对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企业实施差别化环境管理”,谈到VOCs专项执法行动的工作,新乡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张义方说。他介绍,新乡支队在VOCs专项行动中,突出执法和服务相结合,探索了以“差别化环境管理”促进“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工作。

对此,新乡支队发布通知指出,对使用低VOCs含量产品满足不同条件的企业,在高温臭氧污染天气管控期间、在重污染天气发布橙色及以下预警管控期间,享受不同的豁免优惠政策。为确保工作实效,企业做出书面诚信承诺,凡被发现造假行为,自愿接受相应处罚。目前,新乡市已有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的391家企业,推进实施了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工作,并递交了承诺书。

执法人员在专项行动中进行现场检查

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引入生态环境部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驻点跟踪工作专家团队智力支持,在企业开展臭氧脱硝技术示范研究;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技术公司,使用红外成像气体泄漏检测仪等专业设备,逐家筛查辖区汽油储油库等,精准查处油气泄漏污染,破解油气存储VOCs执法问题。

在郑州市,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张占令介绍,他们将全市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分为I类、II类、III类印发清单,对清单内企业进行错时生产;全市各级环境执法机构主管领导带头进行夜间检查,以实际行动带动大家;同时,充分利用无人机飞行检查等方式,对于存在设施不能稳定运行、危险废物处置不当、生产使用超过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原辅材料和弄虚作假的单位,依法依规处理到位。

凝心聚力,行稳致远。截至6月20日,全省共检查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企业13863家,其中,石化730家,化工729家,工业涂装3073家,包装印刷1189家,油品储运销4237家,其他3905家。同时,全省共检查发现环境问题5602个。

根据工作安排,专项执法行动分为现场培训、问题摸排、整改提升、核查验收等四个阶段,目前处于问题摸排阶段。对于如何推进下一步的工作,河南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副局长罗刚表示,将坚持“严”的总基调,严检查、严执法、严处置,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恶意违法问题,坚决从快从严依法打击;同时,统筹执法和监测,统筹好执法和服务,统筹好整改和打击,统筹好专项行动和大练兵关系,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奋力谱写新时期生态环境执法的辉煌篇章。(文/李金民 王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