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即冲刺,实干开新局。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之年。为提升环保执法人员综合素质,锻造新时代环保铁军,2月8日至10日,由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市总工会、市妇联联合组织的“2022年度武汉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技能比武活动”在北湖湖畔举行。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执法支队七大队(洪山)由专职副大队长张平带队,邰晨、田金明、喻红敏、刘将四名退役军人组成参赛队伍参加。经过现场执法能力测试、典型案例分析、非现场监管技术应用、理论知识测试4个环节的全面比拼,最终,荣获执法大比武团体二等奖。同时,邰晨荣获个人一等奖,喻红敏荣获个人三等奖。
现场教学,摔打淬炼,铸就火眼金睛
自2022年以来,洪山区分局就将常态化抓好“现场执法检查能力”作为重要工作,经常性开展不同形式的现场教学活动,促进环境监管水平提升。在现场教学中,按照执法要点,形成现场检查清单,通过细微线索,抽丝剥茧,发现环境管理问题;针对执法检查中的重点环节,进行现场考问,执法骨干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传帮带,讲解如何有效地发现线索、溯源、鉴别真伪,如何通过台账查找问题。在比武现场,从空军场站退役的喻红敏凭借日常积累的基本功,查台账、查参数、查设施运行情况、查采样探头、查不明管路,迅速准确判明问题,完成考核内容,获得个人三等奖。
理论讲解,交流讨论,苦研断案秘籍
针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怎么认定、如何调查取证、适用何种法律条款?秉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工作要求,以“案例分析、研讨”等形式,不定期组织理论培训,引导执法队员学习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提高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水平,为现场执法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组织执法骨干通过相互交流方式,讨论案件实事认定是否清楚、处罚程序是否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案卷制作规范等,讲授个人心得和经验。2022年11月,执法大队从一个普通的信访投诉件中发现了环境违法行为的线索,为查处群众举报的工业污水异地倾倒案,执法队员通过到交管部门调取道路监控视频,锁定了涉污水倾倒的嫌疑车辆,通过公安部门配合,追查到涉事单位、人员的基本信息,通过赴咸宁某化工园区进一步调查取证,核实了工业废水的来源、运输频次、倾倒量,最终形成了详实的证据链,目前已经完成了行政处罚的所有程序,严厉打击了重大环境违法行为。在比武现场的案例分析环节,参赛队员们做到了心中有“粮”,遇事不“慌”,快速精准地找到了答题要点。先后参加过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空中安保、神舟飞船回收等重大活动的退役老兵邰晨赛后说,正是一次次案例教学、研讨交流,帮助我从一名转业军人融入到环保铁军的队伍中。
与时俱进,精准执法,加强科技应用
在非现场监管技术应用考核现场,七大队参赛队员操作无人机从组装、起飞、悬停、取证、返回一气呵成。为全面排查辖区内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洪山区一直将无人机巡查作为执法能力培养的重点科目来抓。在日常执法检查中,要求执法队员利用无人机高空航拍检查,采取“高空+地面”结合的方式排查监管盲区和死角,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发现的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利用航拍锁定现场证据。“老兵田金明”说,本次比武活动还进行了红外热成像仪、自动烟尘/气测试仪等高科技执法装备操作培训,即拓展了执法思路,也提高执法效能,受益匪浅。
回归本源,聚焦主业,保护生态环境
春雷似鼓催人进,东风劲吹马蹄疾。像这样现场执法教学、理论培训、案例研讨对于七大队来说已是常态化。正是理论加实践的结合,锻造了洪山区分局这支“特别能战斗”环保铁军,2022年,七大队先后立案查处了21个环境违法行为,涉及工业污水倾倒、危险废物倾倒、设施不正常运行、偷排水污染物、违规排放VOCs、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等类型,位于全省县级单位行政执法同比上升的前10名。在大练兵比武结束后,专职大队长张平讲,我们要以这次比武为契机,继续发扬大队转业军人主体优势,发扬“老兵”光荣传统,练为战,把大练兵过程中锻炼出的环境执法水平应用到日常监管工作中,指导辖区企业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依法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为实现天蓝、水净、空气清新的宜居洪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兔年伊始,对于洪山区分局而言,也是充“电”补“钙”,打“铁”炼“钢”的开始。站在新起点上,分局将继续牢记执法为民理念,将生态环境相关理论与执法实践相结合,一以贯之,锻炼执法人员。
供稿:湖北省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洪山分局 夏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