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污染物排放的主体,是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在全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企业要想健康生存、长远发展,“绿色”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近年来,阜阳市生态环境系统把企业作为污染防治的重心来抓,一方面加强执法监管,一方面加强服务帮扶,“管”“帮”并行、“刚”“柔”结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护航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我闻着你这曝气出来的气味,说明你这污泥活性,整个曝气池的运行是非常良好的。”
在太和经开区的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正在环保车间现场,督导查看企业减排措施落实、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整改情况。作为一家从事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的企业,去年刚刚新增投资2亿元,完成了医药中间体生产线技术的升级改造,而就在企业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却遇到了厂区污水处理站出水不稳定达标的难题,环评不通过,生产受到限制。
安徽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环保部经理刘克峰说:“因为现在国家对环保管理力度是非常大的,必须要达标排放,如果我们污水车间不先调试起来,不能正常运转的话,那我们企业就没办法正常生产,污水调试需要接种大量的活性污泥,之前联系这种污泥菌种特别的麻烦,周边都联系了,找不到这种合适的污泥菌种,企业生产,就是争分夺秒,时间要求比较紧迫。”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阜阳市生态环境部门第一时间主动帮助企业协调污水调试所需菌种污泥,完善运输手续,保证企业污泥转运合理合法;并多次组织环保专家上门面对面帮扶指导企业的污水处理工作,根据企业实际,推荐更节能环保污水处理设备,使能耗降低为原来的三分之一,从源头上做到节能减排,也更好地保障了企业的生产工作。
安徽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环保部经理刘克峰说:“不到一个礼拜的时间,我们连这个污泥联系,到这个手续的完善都办好了。我们离心风机换了空浮风机以后,就相当于一天能省3600度电,这个效果还是非常喜人的。咱们生态环境部门对于我们企业运行上,出现问题,包括对于我们可能环保设施,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也都给我们指出来,帮助我们企业能更好地节约成本,更稳定地运行,所以说我对咱们环保系统的服务感到是非常满意的。”
坚持“有求必应”,开展“保姆式”帮扶,为帮助更多像某信息科技公司一样的企业解决难题,阜阳市生态环境部门组织人员通过走访调研、上门辅导、座谈交流等方式,细致梳理企业诉求,不断强化对全市工业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从快从优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环保问题。
阜阳市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张恒说:“继续强化跟踪调度和帮扶指导,针对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涉水企业这个预处理系统在实际运行中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及时组织环保专家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确保阜阳全市工业园区污水应纳尽纳,应收尽收,在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同时,开展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提高他的这个清洁生产水平,达到节能降耗和减污降碳的目标,助力生态环境高水平的保护和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为全力服务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阜阳市生态环境部门多措并举推进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排污许可管理帮扶指导,帮助排污企业解决在排污许可证的申报及证后管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为全面推进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夯实基础。
安徽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安环负责人史兆勇说:“办理这个环评审批,包括这个排污许可证的审批更换,给企业节省了很多时间,有啥问题跟他们沟通,甚至他们能到现场来给我们指导,也给我们协调外地的专家,带着专家到我们这里来做指导。另外我们厂区的废气治理,包括固废仓库从建设到后期的管理,都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帮助我们指导了很多。”
有了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保驾护航,企业能够心无旁骛地谋发展。近年来,某制药积极推进绿色工厂建设,通过绿色化和智能化新技术开发,引进了污水处理系统、蓄热式焚烧废气处理系统,实现了从生产制造过程到结果的全流程“绿色化”升级。
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安环负责人史兆勇说:“从考察到做设计,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我们废气处理设施的建设,技术采用的也是现在国内基本上最先进的,对整个园区的环境改善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近年来,阜阳全市生态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一改两为要求,在行政审批上不断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在执法监管上不断优化方式,制定执法正面清单和实施免罚清单,实行差异化监管和信用监管,帮扶指导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走访企业306家次,梳理企业诉求161条,办结158条,办结率98.1%。
阜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阚书培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坚持执法普法和帮扶相结合,引导企业树牢绿色发展理念,履行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努力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供稿单位:阜阳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