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自入选全国首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试点城市以来,在省生态环境厅以及各帮扶单位的支持指导下,大力推动试验区建设,稳步提升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防治效能,构建了以提高试验区建设效率为目标的“指挥部+技术帮扶组+相关部门”的管理模式,强化“调查评估、报告审核、技术培训、现场帮扶、案例打造”等五项举措,有力推动在产企业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整体工作由被动治理向主动保护转变,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高标准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娄底市结合典型行业、重点行业、在产企业用地调查等有关数据与企业提供的自行监测报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报告中出现的超标因子缺失等问题,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相关法定义务,提升工作质量。
规范土壤调查工作流程和有关程序。娄底市优化土壤和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采样分析、检测报告等全流程质控管理;将全市33家重点企业中的25家纳入严格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布点方案以及最终报告必须通过专家评审并修改后,方能进入下一步工作环节。
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工作技能。娄底市举办了自行监测、隐患排查及“回头看”培训班,邀请省、部级知名专家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就在产企业自行监测、隐患排查、边生产边管控管理要求和技术要点逐条讲解,提高企业主体守法能力,确保工作成效落实。
强化现场检查、帮扶指导。赴闪星锑业、锑都环保、共创有色等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主要从有毒有害物质和重点场所或重点设施设备识别的准确性着手,紧紧围绕台账建立、监测井规范化建设、监测井运行维护进行现场指导。
梳理典型,以点带面提升工作质量。娄底市通过调阅企业台账资料和现场核查,经初步整理,针对大部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土壤、地下水防治问题,在制度建设、工程实施上主动担当作为,涌现出了具有娄底特色的锑冶炼典型做法,正在逐步推广。
下一步,娄底市将严格对标生态环境部土壤司有关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全市年度在产企业自行监测、隐患排查工作任务,为全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保驾护航,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作出娄底贡献。
(文图/ 杨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