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 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双碳”目标下, 光伏作为新型能源发电的“主力军”,将为我国绿色 低碳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 江)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中节能镇江公司 ) 勇立潮 头,向“光”而行,积极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风口 期”和太阳能电池技术迭代“窗口期”,专注光伏产业, 赋能绿色发展。
中节能镇江公司是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 全资子公司,属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的三级子公 司。作为以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中央企业的子公司, 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推动绿色能源低碳示范 项目建设, 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 构建智慧运营体系, 打造 5G+ 全连接工厂的绿色光伏智造与智维协同创新 云平台。
坚持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和机构转型升级,确定了 “建成管理高效、运营稳健、风险掌控、信息快速的 智慧型企业”的数字化中节能战略目标。利用云计算、 大数据、物联网、5G 等新科技作为数字化应用的载体, 致力于构建“平台 + 生态”的模式,开启智慧管理、 智能制造与智能运维新时代,做好绿色低碳、数智转 型的创新实践和示范引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努 力为全社会奉献更多的绿色清洁能源,让天更蓝、山 更绿、水更清,让生活更美好。
在“智”字上做文章。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随 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 展, 5G 时代等新技术变革带来的创新发展机遇和新技 术的快速普及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新一代数智化技术 与产业正在加速融合创新,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数智化应用呈现巨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新能源行业主要发展趋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通过自研的智慧管理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能源互联网平台与统一门户,构建基于 5G+ 全连接工厂的绿色光伏智造与智维协同创新云平台,打造“节能光伏云平台生态圈”,做好绿色低碳、数智转型的创新实践。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让绿色发电更加高效。
搭建能源互联网平台,以智能运维助力光伏电站管控一体化。中节能镇江公司自主设计研发能源互联网平台,平台集在线监测、集中监控、大数据分析、进程诊断、实时维护、设备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囊括光伏组件、汇流箱、逆变器在内主要设备端的运营全生命周期覆盖,创新研发 AI 数据采集设备,建立 161项分析模型、129 个 KPI 指标,搭建了大数据指挥中心、混合云服务中心、智能运维管理中心,实现了电站资源共享、有事互补、成本节约、效率提高和统一管理。平台已接入 70 家电站并实现实时数据采集、3.54 万台主设备、72.3 万个采集指标、36.17 亿条数据联网,建立了 183 项分析模型、203 个 KPI 指标,经与未接入平台前对比,电站运维效率有效提升 50%,发电量提升约 2%-6%。
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智能制造推进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全面融合化。 中节能镇江公司以打造融合、 互通、共享的大数据和智能化应用能力为目标,自主 研发设计工业互联网平台。平台聚焦数据治理核心效 率提升,汇集物料品质监控、设备异常监控与预测、 备品备件生命周期预测、生产制程监控提前警报、质 量良率保固分析五大应用场景。平台已接入 6 家车间、 686 台核心设备联网、3.8 万个采集指标、3.81 亿条 数据联网、关键装备互联达到 100%、标识量 1.01 亿条, 工厂实现生产全流程无纸化管控、生产全流程可追溯。 经对比,电脑设备减少 2/3、产能提升 51%、生产效 率提升 50.7% 以上,生产制造成本降低 33.33% 以上。构建“光伏云平台生态圈”,打造“平台 + 生态” 的数智化模式的低碳化。通过搭建能源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平台,中节能镇江公司正在逐步建造一个覆盖光全方位覆盖光伏“工厂智能制造”、“电站智能 运维”、“企业智慧办公”与“移动统一门户”,深度研究 AI 云计算、AGV 智慧巡检、AR 远程运维等场景,在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光伏电站运维、光伏智能制造有 效对接上展开应用,打造智能化运营管理新模式,构建“光伏云平台生态圈”,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与光伏制造的效率与效益。
在“新”字上求突破。绿色技术创新是引领绿色 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
中节能镇江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激发澎湃发 展动能。在总结智能生产、经营管理、财务共享等信 息化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以数字化建设 提升效率和效益,规划从设计、采购、生产、物流、 服务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共性提炼,开发协同设计、精益生产、全程服务等众多工业 AP,形成一 个适合光伏制造以及电站行业的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 云平台。
创新核心工艺,带动国产装备开发应用。 中节能 镇江公司以现有国家 CNAS 实验室为基础,扩大实验 室规模,筹建钙钛矿实验室,增加先进试验设备,开 展高效光伏电池及低碳组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夯 实实验平台建设,申报省级国家级研发平台。开创 PVB 双玻组件辊压技术,攻克核心工艺技术,获得国 家科学技术二等奖。通过产品开发带动装备开发,弥 补光伏行业关键短板装备,大量采用国产传感器,借 助高校科研优势,提升国产装备的智能化水平,提升 国内装备供应商的技术开发能力,使得国产装备应用 率逐步提升至 96% 以上,填补我国自主研发半片组件 或者叠瓦组件相关设备的空白。项目实施过程中与厂 商合作设计开发背板玻璃智能敷设机器人等关键短板 设备, 有效解决双玻生产瓶颈工序人力需求大的问题。 勇敢探索建筑光伏一体化自产 BIPV 光伏幕墙组件点 转换效率可达 14.0% 以上,在满足绿色建筑材料标准 同时兼顾建筑美观性和设计感。新增钙钛矿实验室, 同时开展与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 5 所大学高效开展 产学研合作,助力技术研发项目的开展,为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商业模式,实现全流程服务。 中节能镇江公 司通过 5G+ 工业互联网融合的进一步提升和创新中节 能服务模式,助力“产品 + 服务”的战略转型。通过 电站运维与全流程服务构建中节能智慧运维体系,开 拓能源互联网模式。通过“集中监控、大数据分析、 进程诊断、实时维护、装备控制”等 5G+ 电站运维的 能力输出,颠覆传统电站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电站 运维效率与运行安全性,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将 成为光伏行业可复制可推广的商业模式。通过 5G+ 标 识解析技术,创新传统商业模式,全面实施统一标识 条码系统,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的采集,加强 产品供应链管理,同时实现问题产品的正向追踪和反 向追溯,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创新已成为中节能镇江公 司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在“效”字上下功夫。向生态要效益,向绿色求 发展。中节能镇江公司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发挥优势培育绿色产业,坚持向先进理念、 先进工艺、先进流程要环保效益,努力走出一条能耗 排放做“减法”、经济效益做“加法”的新路子。利 用信息化化大数据分析, 强化数据化管理思路与落地, 通过数据“抽丝剥茧”揪出深层原因有效解决问题, 为公司发展提供稳固保障。
生态经济效益凸显。中节能镇江公司不仅通过降 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运维效率,产生了经济效益,而且 收获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在光伏产品方面,依托“智 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持续推进智能化应用系统开 发。在光伏电站运维方面,依托“智能运维能源互联 网平台”构建智能运维平台。平台已累计监测发电 96.27 亿度, 节约标煤 293.52 万吨、植树 14.92 亿课, 减排二氧化碳 800.95 万吨。
截至目前,公司运营、在建、拟建的光伏电站 规模超过 9 吉瓦,电池和组件制造产能超过 5 吉瓦。 2022 年度,公司运营光伏电站的减排贡献超过 300 万 吨二氧化碳当量。
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中节能镇江公司根据光伏电 池与组件全流程管控的行业特点,打造出面向光伏制 造的工业互联全生命周期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平 台,能有效解决工业互联网平台管控生产的问题。项 目平台的建设可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便于复制和推 广的技术,有助于推动全行业的制造水平,帮助企业 快速转型升级,加速智能工厂的建设,进而推动下游 行业实现更快、更高效地发展。
整合共享价值彰显。中节能镇江公司通过“技术 + 管理”的结合,改变了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分配 方式,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率,培育了新 的利润增长点。项目采用云平台技术和管理创新,原 理简单, 可操作性强, 其方法路径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推广可行性强。尤其是在企业内部制造资源整合及共 享方面的探索,为全国制造企业推动数字化、网络化 进程提供思路和发展路径,有助于推动制造业转型升 级。
行稳致远,久久为功。中节能镇江公司项目实施期间, 数字化应用成效被新华日报、江苏交通广播网、 镇江日报、走进新区媒体等多家媒体报导。先后获得 江苏省工信资金补助 1000 万、入选工信部大数据产 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 航应用案例、获得江苏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江苏 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江苏省 5G 全连接工厂、江 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江苏省五星上云、工信部第 四届“绽放杯”5G 应用征集大赛全国铜奖、中国节能 环保集团有限公司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等工信部 / 省级 33 项荣誉,软著 26 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踏上新征 程,镇江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算 好“绿色账”、走好“绿色路”、打好“绿色牌”,积 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争做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 者,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积 极贡献。
(李宁 孙彦军 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