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木林立的贵定县国有甘溪林场,到碧波荡漾的荔波小七孔,再到出门见景的南沙洲公园……如今的黔南,处处见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2023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连续三年被贵州省政府评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突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稳定”城市,生态环境各项指标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其中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全省第一位;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达标率、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位列全省第一位。
全力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
近年来,黔南州生态环境局坚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不断推进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末端见效。
2021年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9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7个;2022年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的3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2021年、2022年省级督察反馈的282个问题,完成275个。同时,以涉磷、涉锑等重点行业企业为重点,州县联动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的从严排查整治,交叉检查点位913个,发现生态环境问题均指导企业制定“一厂一策”进行整改,不断削减存量、遏制增量,推动补强全州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园区等生态环境治理短板。
全力提升生态环境监管能力
近年来,为不断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和创新监管执法方式,黔南州生态环境局出台了《黔南州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勇于举报环境违法行为,2023年奖励环境举报案件2件。同时,全面实施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监管机制,推动重点企业(点位)新增污染源在线监测、视频监控设施160套,不断提升“技防”能力;持续强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共查办环境违法行为93起,减少或免于处罚17起,减免金额达850.7万元。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3年,黔南州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100%,在全国339个地级城市中排15位,首次跻身全国排名前5%。
为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制定“一河两江”等领域污染防治方案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清单。全年累计排查工业物料堆场79个,新增完成7家加油站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问题整治;完成对270台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和21个加油站抽检。严格重点流域磷、锑等特征指标特别排放限值管理,推动建成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州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新增完成129个“一住两公”建设项目地块污染状况调查;推进实施4个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项目,完成年度重点园区重点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全州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大力推动固废治理,磷石膏综合利用率为106.6%;加快推进危险废物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保持100%。共开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和环境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企业(场所)2450余家次,生态环境风险安全可控;依法办理群众信访投诉165件。
下一步,黔南州生态环境局将持续加强水、气、固废等污染防治攻坚力度,稳定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推动中央、长江经济带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补齐环保短板;推动监管执法能力水平提升,夯实防范风险、守好底线监管基础,确保全州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稳定,助力“五个新黔南”建设。
文:黔南州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