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自然保护地长期存在的边界不清、交叉重叠、保护管理矛盾冲突等历史遗留问题,自2019年11月起,贵州省清镇市紧跟国家战略部署,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
清镇市原有4个自然保护地,分别为贵州清镇红枫湖国家湿地公园(面积5567.34公顷)、红枫湖风景名胜区(面积20000公顷)、清镇暗流河风景名胜区(面积6427公顷)、清镇市黔中竹海森林公园(面积604.22公顷),总面积达32598.56公顷。
2019-2021年,清镇市严格按照整合优化规则及安排,重点对贵州清镇红枫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清镇黔中竹海森林公园进行整合优化调整工作。这一阶段主要聚焦于解决席关水库、农旅一体化项目、红枫湖到花溪连通工程、中铁云湾、金梦园5个重点项目与保护地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协调,为后续全面整合优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2-2024年,清镇市依据“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的标准要求,全面开展红枫湖风景名胜区、贵州清镇红枫湖国家湿地公园、暗流河风景名胜区、清镇市黔中竹海森林公园4个保护地的整合优化工作。在此过程中,成功归并整合了红枫湖风景名胜区与贵州红枫湖国家湿地公园,有效优化了黔中竹海森林公园和暗流河风景名胜区的范围。整合优化后,清镇市现有3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为25255.26公顷,其中红枫湖风景名胜区面积为18224.04公顷、暗流河风景名胜区面积为6427公顷、黔中竹海森林公园面积为604.22公顷。
历经5年的不懈努力,清镇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成效斐然,不仅妥善解决了红枫湖多个牌子带来的管理不便问题,还化解了云峰矿山与暗流河风景名胜区重叠的复杂状况,处理了贵州化肥厂、贵州铁合金厂、和美生态园与红枫湖风景名胜区长期存在的矛盾冲突,以及席关水库等10多个重点项目与保护地之间的矛盾。这些成果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与支持。2024年10月1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调整情况的公示》。2024年10月14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林草要素保障工作的通知》(林办发〔2024〕64号)明确:可按拟报国务院的《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开展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下一步,清镇市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批复后,将有条不紊地逐一开展3个保护地的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持续加大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力度,深入开展各类疑似问题的核查检查工作,确保自然保护地能够平稳有序、健康持续地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清镇力量。
来源:生态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