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襄阳市生态环境部门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在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攥紧治理之拳,采取“望闻问切”四步法,加快行业环保治理步伐,推动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齐头并进。

“望”,深入探查看全貌。组织帮扶工作组,现场调阅企业台账记录、排污管理措施、环评报告、危废固废管理制度、排污许可等相关资料,直击企业产污治污环节,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和排放口、废气废水处理、在线自动监测设备、环境应急处置等进行查看,全面了解企业环保治理各个环节的真实情况。

“闻”,精准定位找异常。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减少入企频次,非必要不进企业现场检查,主要以非现场执法监管方式开展,利用PID、FID便携式仪器、走航监测车、无人机巡查,智慧管控平台等新型设备监测企业废气收集、VOCs污染物排放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定位锁定超标项目,并将信息反馈辖区执法人员迅速做出反应,确保在最短的时间里处置好问题。

“问”,座谈交流听诉求。积极搭建“交心桥”,执法人员定期对辖区企业开展走访帮扶,通过上门走访、组织座谈等形式,面对面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产污治污、环保治理等方面的需求和困难,认真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企业提出的诉求和疑惑,现场予以答疑解惑,对重点问题做好详细记录,真正做到企业有诉求,帮扶出实效。

“切”,找准症结通经络。充分发挥帮扶作用,深入企业进行深度“诊断”,摸清环境问题底数,针对“顽疾”开出治理“良方”,指导企业“照单拿药”。同时,为企业深度剖析在污染防治、环保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难点,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帮助企业疏通脉络,促进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推动环保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截至目前,襄阳市生态环境部门已帮助全市300家企业完成环境问题现场诊断,共发现问题1853个,对998个企业(点位)开展全面排查检查,发现隐患160条,提出有效帮扶措施200余条。


供稿:襄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 朱延生 张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