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制造法治保障座谈会暨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在我县召开。本次会议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制造法治保障”为主题,通过搭建理论与实践深度交流平台,畅通各地、各领域能源法学者、专家、实务工作者交流渠道,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纵深发展,为运用法治手段切实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绿色制造产业发展凝聚共识和力量。
会议由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二级高级法官高峰主持。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二级巡视员吴红艳,四川省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胥坚,重庆市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黄锡生,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衡彤,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咏梅,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淮州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朱和金参加会议并致辞。
会议伊始,县法院院长徐文波宣读《绿色制造区域协同法治保障金堂共识》起草背景及内容;成都中院、成都市检察院、德阳中院、宜宾中院、重庆一中院、重庆三中院、省能源法学会、成都市淮州新城管委会、西南石油大学、宜宾凯翼汽车、通威太阳能(金堂)、成都巴莫科技作为“府院校企”代表,共同发布六点共识: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方向引领;二是构建一体配套格局,强化制度保障;三是聚焦绿色制造保护,强化企业合规;四是激活企业科技基因,强化数字赋能;五是筑牢法治服务阵地,强化多元共治;六是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强化系统集成。
会上,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副会长,原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总法律顾问郭进平作题为《深化我国区域协同立法的思考》的报告;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副所长杨泽伟作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法治路径》的报告;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胡德胜作题为《基于能源互联网支撑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法治协同论》的报告;国家能源局原法律顾问、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育宏作题为《碳中和区域一体化的能源立法回应》的报告;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三级高级法官周冀作题为《低碳司法:人民法院落实双碳目标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
在学术交流环节中,10名发言人还分别围绕绿色低碳产业区域协同立法保障、新能源产业区域一体化执法保障、绿色低碳产业区域司法协同保障三大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交流。
会议当天,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傅晶晶宣读“淮州绿谷杯”论文征集情况及表彰决定;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研究会会长、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教授卫德佳作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研究会2023年度工作报告;四川省法学会能源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晓敏宣读《会议碳中和报告》。
成都市人大代表王振芳、胡玲,成都市政协委员吴小林、应福友、龚显春,省能源法学会、四川高院、成都中院、成都市检察院、重庆一中院、重庆三中院、德阳中院、宜宾中院及成都高新法院、重庆璧山法院、重庆丰都法院、德阳中江法院、宜宾翠屏法院、县法院、县检察院,通威太阳能(金堂)、成都巴莫科技等绿色制造机构、企业代表,川大、西南石油大学、省委党校等高校代表,“淮州绿谷杯”论文获奖作者代表等参加会议。
文/滕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