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内蒙大地,空气中飘荡着阵阵花香,满眼的绿意令人心旷神怡。在一片绿意中,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三对千万吨智能低碳矿井静静地高效运转着,不见一处煤、不闻一声噪,只有那向着远方持续延伸运煤铁路线上的繁忙,令人感受到国企能源保供的重任在肩与使命担当。
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绿色铁路建设。
矿井智能指挥中心内,智慧“大脑”高效运转,高清显示器实时展示着井下采煤、掘进、一通三防等系统运转情况,无人值守、远程操控,工作地点几乎看不到煤矿职工的身影。
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推进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一屏尽览、信息共享”。
矿井工厂内,绿色“底色”尽情描绘,处处绿树掩映、群花争艳,一排排高耸的光伏板遍布矿区高地,为矿井生产、生活源源不断地送去绿色电能。
智慧矿山数字赋能 蓝领变白领
“开上百万豪车有啥?咱们开的‘车’可是装备了上千万‘智慧大脑’的大家伙,都实现无人驾驶了,更牛!”西部煤电集团唐家会矿综采工区煤机司机吴书明傲骄地表示。
早在2020年,淮河能源集团西部煤电集团就对智慧矿山建设工作进行了部署,2021年集中力量,投入巨资,全面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建设中,坚持目标驱动,全力打造安全智能绿色标杆矿井。
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坚持绿色循环发展,旗下矿井认真规范做好矿井水处理工作。
结合国企发展内在要求,以智慧矿山、绿色矿山、幸福矿山为引领,开展多元合作,广泛凝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高新技术企业力量,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按照系统智能化、智能系统化的要求,遵从基础系统高容量、生产系统高适应、保障系统高可靠、感知系统全覆盖的“三高一全”总体思路,进行规划设计,将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煤炭开采技术深度融合,建设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化煤矿。
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旗下矿井智慧调度远程操控。
“我们的采煤机真是个‘大聪明’,不仅可以按照我们给出的设计进行割煤,还能结合历史数据,依据工作面前方矿压分布、煤层情况,自动生成开采曲线,实现自主割煤!”西部煤电集团唐家会矿智能指挥中心调度员介绍。
着眼全面提升生产系统智能化水平,淮河能源集团西部煤电集团针对矿区工作面实际,研发了独具特色的特厚煤层自主开采与数字孪生技术。该技术以精准动态地质模型为依托,采煤系统集控主机根据预先设定的采煤机位置、滚筒上下沿高度数据及工作面运输机坐标,结合历史截割模型和算法,自动生成未来1-10刀的开采曲线并下发给采煤机进行自主截割。同时,可结合精准地质模型提供的顶煤厚度,自主计算放煤轮次和时间,变“眼见为实”的滞后控制为放煤过程精准控制,实现唐家会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自主规划精准开采,开创了大埋深综放工作面透明开采应用新场景,打造了全新的“数据驱动、智能开采”新模式。
“中央水泵房1#水泵轴承发生早期故障!”泊江海子矿保供队检修工程勇手机显示。
“不会吧,昨天我刚巡查过,各水泵运行正常,而且按照巡查检修记录,轴承还要一段时间后才更换配件呢,现在不可能出问题的!”检修工乔治平从电脑上调取检修记录,回答道。
“请马上组织检修人员到中央水泵房,按照系统提示的故障部位和故障特征进行仔细检查并进行反馈。”泊江海子矿保供队机电工程师同时也收到了相关报警信息。
于是,该矿检修人员立即出动,赶赴地点。怀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他们停下了设备,打开水泵自由端对轴承进行详细检查,果不其然,轴承存在轻微点蚀现象,导致系统检测频谱异常。当即制定了改善润滑,加强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择机更换相关配件的针对性措施。
“矿井有了健康智能诊断系统,职工远程就能实时了解设备运行情况,‘治病于未病’,真的有当上名医的感觉!”西部煤电集团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感慨道。
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加快“透明矿山”地质保障系统建设,为矿山治理、绿色开采提供有利条件。
在智能矿井建设过程中,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着眼安全高质量发展,加大设备健康智能诊断系统的研发,遵从“治病于未病、防患于未然”的理念,独具特色地提出将设备健康状态融入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时在线管理设备健康状态。利用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数据图谱分析工具和远程专家在线诊断,及时发现设备早期故障,实现故障精准定位,设备健康状态、劣化趋势、剩余寿命精准预测,备品配件精准储备,避免了盲目检修,维护维修和配件储备成本降低50%。
同时,开展智能掘进、智能煤流、综合自动化集中控制平台、智能化选煤厂等研发建设,截至目前,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成功完成了以3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5G+智能掘进、机器人特色开发及设备群集中协同控制为代表的生产系统智能化。
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旗下三对矿井的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建成投产以来,矿井单面日产25000吨,最高日产达35000吨;矿井液压支架自动跟机率平均超过95%,最高达98.78%;采煤机自动截割率超过92%,最高达100%/班,作面用工均减少到5人以下,创建了减人提效、增盈保安的安全高效生产新模式。
绿色矿山最美底色 公园成家园
刚刚进入4月份,鄂尔多斯高原上气温快速回升。站在高处眺望,泊江海子遗鸥保护区湛蓝的水面,宛若嵌在草原上的一面镜子,微风吹过,碧波荡漾,成群的鸟儿在水里捕食嬉戏。
“4月初冰面刚融化,遗鸥就飞来了。”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旗下泊江海子矿资源环境科方明握着望远镜,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据了解,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有大批候鸟在泊江海子遗鸥保护区这里停歇和繁殖,它们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在水面上翩翩起舞,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给北疆草原带来灵动的色彩。
近年来,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安全发展、智慧发展、绿色发展”相统一,不断加大矿区绿化和生态修复工作力度,构建清洁生产、循环利用、高效集约的绿色智慧发展新格局。
勇担社会责任,结合当地遗鸥保护区环保工作实际,加强对遗鸥保护区生态补水工作。仅2021年,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累计为遗鸥保护区生态补水120多万立方米。在多方努力和多年坚持下,该湿地已由2006年的1平方千米恢复到目前的近8平方千米,并重新修建了4座适合遗鸥、火烈鸟、赤麻鸭等鸟类栖息的湖心岛,为鸟类生存和繁衍提供了安全优质的环境。
全面落实企业煤、电、新能源发展战略,全力以赴推动新能源项目落地见效。2021年7月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参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优选,经过与43家实力强劲的新能源公司激烈竞争,色连二矿光伏发电项目顺利获批,规模3MW,成为4家获得指标的公司之一。该项目于2021年12月30日建成,并全容量并网发电。截至2022年6月1日,共计发电200万度。
与此同时,积极拓展布局空间,向风能、氢储能、生物质发电等领域延伸。紧跟国家政策,挺进沙漠、戈壁、荒漠等,争取建设大型风光基地。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意识,深入推进技术创新,聚焦制约西部矿区安全生产、环保、清洁发展等的重大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利用关键技术科技创新、智慧智能引领,破解安全生产技术难题。以“林草沙光综合整治”为目标,推进生态治理和清洁能源研究,实现“生态治理+清洁能源”协调发展。深度开展创新融合,破解企业发展瓶颈,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西部煤电基地提供科技支撑。
为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创新项目,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围绕采煤沉陷治理和废弃资源利用进行攻关。重点开展煤基固废处置与注浆充填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选煤厂煤泥无量化关键技术研究、动力煤多粒级高效分选联动机制及协同分选智能调控技术研究以及水资源深部储存技术研究等项目,各相关技术创新项目初见成效。
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色连二矿12407综采二队智能化工作面。
2022年5月22日,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旗下色连二矿选煤厂煤泥无量化单日掺配煤泥260余吨,创造单日掺配煤泥量新高。据了解,通过推进煤泥无量化技术,该矿不仅进一步实现了煤泥无落地,绿色清洁生产,同时,每日可多创造3.2至4.4万元的经济效益,真可谓一举多得。
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着眼绿色可持续发展,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全面推进“林草沙光综合整治”生态修复研究项目,对矿井采煤沉陷区、排矸场等地点开展生态修复科研。对耕地、林地、沙地、草地及其他未利用地进行综合整治,配套必要的灌排工程、草方格护沙与植被恢复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同时,利用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在采煤沉陷区、排矸场开发光伏发电新能源项目,并辅以必要的氢能源和储能技术,使绿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美“底色”。
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旗下矿井积极做好矸石山植树工作。
从空中俯瞰,淮河能源西部煤电集团旗下三对矿井草长莺飞,绿意盎然,职工行走其间,或相伴切语、或三五成群,一派和谐幸福的美好画卷。
没有一种情感,比温暖民心更动人。
“我们的企业有担当、有温暖,生活于此、成长于斯,是我的幸运!”青年职工岳聪正陪着母亲在单位提供的公寓小公园里散着步,煦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伴着花香,母子俩的笑是那么甜!
(文/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