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深圳市新中考改革方案落地实施的第一年,全市考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考点多达170个,数量多分布广,且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中考环境保障工作更加复杂。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结合《深圳市招考办关于做好2021年我市高考中考期间环境治理工作的函》,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保障,以"十个有"的硬措施开启绿色护考模式,严控施工噪声,全力护航中考,向深圳市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有部署。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将中考和初二学业水平考试环境保障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5月17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制定了《深圳市2021年中、高考环境保障工作方案》,提前对中、高考环境保障工作进行全面部署。6月21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深圳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许化主持召开专题部署会,传达中央、省、市领导关于"三考"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明确中、高考环境保障工作目标和要求,确保"绿色护考"工作有序开展。

有制度。为充分利用考试期间各施工单位停工的时间窗口,龙岗区、南山区等管理局印发相关文件,督导企业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八个必须"和建筑工地噪声污染防治标准化"十项措施"的要求,结合实际推广各项源头降噪措施。

有提醒。为凝聚全市噪声管控意识,推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提高环保意识、落实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向全市在建工地累计送达《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管理的通告》994份,并梳理了近期《建筑施工噪声投诉案件清单》,集中约谈考点周边及信访投诉热点工地,寓服务于宣教中,要求相关工地严格落实中考期间的降噪和停工要求,共同营造考生舒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的良好应试环境。

有互动。6月2日,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赴市招考委,就"三考"期间环境保障工作进行沟通。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下属各管理局非常注重下好"先手棋",与辖区各考场考务人员先行取得联系,建立微信工作群,打通与各考点间的沟通渠道,在考点周边定点设防,实时监控,落实"一对一"监管,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有行动。为确保广大考生有一个安静的备考和考试环境,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全天候开展建筑施工噪声专项执法行动。6月25日晚,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联合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开展考前突击检查行动,严查超时施工和超标作业行为,当晚共发现超时施工工地4个,均已立案。

有合力。各管理局主动加强与建筑工地主管部门的协作,会同住建、水务、建筑工务署等部门督促施工单位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开展联合专项执法行动,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工地噪声污染联防联治机制。

有示范。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各管理局积极打造绿色工地,推广先进经验,引导全市施工工地全面落实噪声污染防治要求。目前,已完成福田区群众文化中心建设项目、黄木岗更新项目等40个示范工地建设。此外,龙岗区吉华医院建设项目等示范点也正在建设中。

有创新。在绿色护考行动中,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创造性地采取噪声污染源电子地图"精准执法"、远程喊停系统"全程监控"、无人机红外感应"空中巡查"等多种非现场监管方式,提高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效能。

有渠道。畅通投诉渠道,通过张贴通告、媒体宣传等形式公布举报投诉电话,严格执行24小时信访值班工作机制,对考试期间的投诉实行特事特办。6月17日至28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共受理有关中考考点周边工地的投诉81宗,均已优先处置,及时化解到位,切实保障应考环境。

有声势。5月25日,执法支队相关处室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向全社会传递了"三考"期间加强噪声管控的信息。在特殊保障期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及时将建筑施工噪声立案查处等情况通过官网、主流媒体进行曝光,增强环境执法震慑力;在中考前夜的噪声专项执法行动中,读特app、深圳新闻网等深圳主流媒体积极参与,开展以"绿色护考降噪圳行动"为主题的现场直播,引起广大市民的密切关注,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6月21日至28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全局上下狠抓落实、全员上岗,共出动执法人员6322人次,检查建筑施工工地2751家次,下发整改通知书28份,立案查处违规施工行为24宗,实施查封扣押5宗。中考期间,全市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未发生重大信访问题和负面舆情事件,实现了"平安、健康、暖心"的保障工作目标。下一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创建绿色文明施工工地,开展跨部门监管,加大信用联合惩戒力度,持续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不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噪声污染防治水平,切实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努力打造一个和谐安宁的宜居城市。(文 | 陈哲)

(作者单位:深圳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