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在广袤的内蒙大地,呼和浩特背靠大青山、南邻黄河岸,以“茫茫敕勒川、风光在云端”的美景享誉全国,其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严寒的气候也让人印象深刻。

11月底的呼市,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最低气温逼近-20℃。远眺呼市经开区,在中国铁工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沙尔沁工业区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车辆穿梭、百人会战,运营水厂内设备运转、检测水质、日常巡视,一派繁忙景象。在严寒中奋战的建设运营者们,正用行动宣示着中国铁工投资优质履约、打造标杆的信心决心。

打造标杆  大干攻坚保履约

图片

“呼市沙尔沁工业区项目是我们中国铁工投资在工业废水细分领域投资、建设、运营的典型案例,规模居行业前列,我们的目标是把项目打造成行业标杆!”中国铁工投资旗下中铁水务沙尔沁项目公司负责人介绍,项目包括运营规模为2万吨/日污水处理厂,新建规模为6万吨/日污水处理厂、2.5万吨/日再生水厂、工业区管网及道路基础设施等,打造一条循环用水的绿色生态链。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的呼市经开区,近年来抢抓“强首府”工程和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等重大历史机遇,加速向“千亿级园区”迈进。随着大批产业的引入,园区工业废水处理能力提升迫在眉睫,沙尔沁工业区项目应运而生。

图片

一入场,难啃“硬骨头”很快摆在眼前。项目前期手续、融资、统筹协调等千头万绪,还面临着12月底主体结构封顶、次年3月通水的关门工期。为此,中国铁工投资倾全集团之力,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沙尔沁项目现场办公,分管领导统筹做好项目管理策划并长期驻点,从集团层面加速项目推进。项目公司团队统筹各方力量,成立专班对接办理合规手续,加速对接金融机构办理融资授信,最终在9月份实现了项目开工。

“项目是开工了,但这样一座青城‘巨无霸’,3个月主体封顶、6个月通水运营,还面临严寒天气,几乎是挑战不可能。”工期刻不容缓,项目公司团队统筹设计、监理、施工各方,深入开展“攻坚四季度  决胜保目标”劳动竞赛,全面掀起生产大干热潮,迅速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攻坚战。

图片

不怕苦!“吃三睡五干十六”“5+2”“白加黑”,成为项目现场的真实写照。正是凭着这股拼命三郎般的精神,项目全面掀起攻坚大干热潮,最高峰时期现场560多人会战、18个单体交叉作业、同步推进,一片热火朝天,2个多月完成3亿元产值,一时间在当地名声大噪,赢得了当地政府的肯定。

攻坚克难  力搏冬施“拦路虎”

图片

夜幕降临,天寒地冻,呵气成霜,沙尔沁项目现场的气温已骤降至-18℃。月光下的沙尔沁静谧而安宁,项目现场犹如深夜的萤火,灯火通明、焊花飞溅、弧光闪烁,焊接声、切割声、机械轰鸣声交织成一首震撼人心的“交响曲”。

在朔风凛冽的夜色中,程晓军依然忙碌在现场,作为施工方项目经理,他带领中国铁工投资旗下中铁市政环境项目团队,几乎把办公室搬到了现场。9月初到项目的他,虽然有着丰富经验,但面对严寒气候和紧张工期,顿时也是“两眼一抹黑”。

图片

“呼和浩特冬天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1℃,土块都变铁块了,一般项目10月中旬就开始冬休,冬施是我们最大的‘拦路虎’!”程晓军带着团队,制定了冬施方案,邀请外部专家评审,针对性地提出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并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了交底。

为了让混凝土“不怕冷”,程晓军带着项目技术团队,在调整混凝土配合比、添加混凝土抗冻剂、提高混凝土标号的基础上,为各单体搭建保温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电热毯、暖风机、烧火炉、覆盖保湿被等措施,进行封闭供暖和保温,保障混凝土强度,杜绝混凝土出现冻胀问题,坚决不让项目品质在严寒中“打折”。

图片

“安全质量比天大,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出状况!”程晓军在项目开设了一家“平安超市”,项目职民工发现安全隐患可获得积分奖励,到超市可兑奖换取各类物资,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小举措让安全生产的氛围更浓厚。同时,他们通过配强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安全巡查、落实网格化管理等方式,织密冬施“安全网”。

天寒地冻的天气中,许多暖心插曲让冬施更温馨。程晓军安排项目部为员工发放了羽绒服、保暖工作服、保暖手套、保暖安全帽等保暖用品,安装了供暖设备,并通过与员工谈心谈话,每月评选表彰10名项目之星、关心员工婚恋和困难等,让项目更具凝聚力、战斗力。

图片

工友在这里也是一家亲,项目不仅为工人发放劳保保暖用品,还租赁100余间带有供暖设施的公租房作为宿舍,提供24小时热水,每天用大巴车统一接送上下班,温馨的举措不仅让工友暖心,也保证了作业队伍人员稳定充足,有效化解了冬施的后顾之忧。

人心稳,泰山移。尽管冬施的道路坎坷不平,但以程晓军为代表的建设团队,以“千磨万击还坚韧”的精气神,在酷寒中坚守一线,攻克深基坑开挖、工序繁杂专业多、地下水位较高等挑战,舒展了一幅热潮涌动、惊心动魄的寒冬大干图。

卓越运营  优质服务树形象

图片

“我们追求稳定高效、卓越运营,坚持运营无小事,任何一点偏差,都会对服务客户、企业信誉、品牌形象产生巨大影响。”在沙尔沁工业区一期污水处理厂内,中铁水务一群“90后”默默坚守在一线,保障工业园区正常稳定运行。

这群“90后”,是中国铁工投资“卓越运营”在基层的生动演绎。在竞争激烈的水务环保行业,中国铁工投资以“卓越运营”为核心,以运营规模超450万吨/日的实力跻身行业前沿,不断优化和提供更高效、优质、稳定、智慧、绿色的运营服务,为建设美丽中国、服务美好生活打通价值转换纽带。

图片

如何让污水厂运营更标准化?这群“90后”从设备到工艺、从水质处理到项目形象,让标准化服务成为典范。他们优化“硬件”,对设备进行全面维护维修,保障了设备良好的运行工况;他们改善“软件”,针对系统污泥浓度过高等遗留问题,运用移动式污泥脱水机对过量剩余污泥进行脱水处理,维持合理的污泥浓度和适宜的污泥活性;他们优化工艺现状,开展各类模拟试验,甄选出最适合的药剂型号和投加浓度,让各类药剂发挥最大能效;他们优化形象,通过醒目的标识标语、展板展牌,及统一的形象、良好的环境、标准的服务,展示卓越的风采风貌……

图片

“我们正结合一期污水厂自自动化程度低的现状,逐步对既有自控系统进行改造,实现智能化运营。”项目运营人员介绍,他们不仅将对一期污水厂进行智能化运营改造,还将智能运营贯穿二期污水厂工艺设计,通过系列技术手段建立动态管理的智能平台,打造更精准、细致、高效、便捷的运营体系。

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也让呼市项目团队更获认可。今年8月,园区某企业设施故障,严重威胁正常生产。这支“90后”运营团队响应号召,星夜驰援现场,联合园区迅速分析原因、制定方案,组织人员在污泥废水中抢险,逐一对堵塞阀门进行拆卸疏通处理,经过三天三夜轮班排查抢险,最终根治了困扰园区20余天的设施故障险情。

“北疆的这场攻坚会战,胜利终将属于我们,我们能赢、也必须赢!”正如呼市沙尔沁项目所有人坚如磐石的信念,中国铁工投资“绿色先锋”的旗帜必将在北疆大地高高飘扬,为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带来更多的生态、绿色、智慧和美好! 


来源:中国铁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