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乡市共计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9144.6万元用于农村环境治理,由宁乡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牵头,各乡镇街道配合实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谱出和美乡村新篇章:新增改厕3123座、乡镇污水管网28.47公里、美丽屋场56个、示范片区3个,全面完成30个村农村环境治理和61个村提质改造,全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资源利用率达到60%以上,160个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达到67.8%,大面积黑臭水体基本消除,推动乡村由“脏、乱、差”向“净、绿、美”提升转变,绘就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和美乡村新画卷。
科学治理 “治出” 和美乡村新画卷
初冬暖阳下,走进宁乡市大成桥镇永盛村,崭新的柏油道路两旁布满绿植,宣传画跃然于粉刷一新的墙上,美丽屋场点缀其中……永盛村村民告诉记者:“我在村里住了20多年,现在我们村一年一个变化,环境越来越好,心里真的是高兴。”
宽阔平坦的村间公路、整洁怡人的农家小院、满脸笑意的村民,无不装点着农村的美丽……这是永盛村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大力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后的成果。
“现在房前屋后私搭乱建、柴草堆不见了,淤泥、垃圾、蚊虫苍蝇不见了,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村民们的精气神也越来越足了。” 看着村里的变化,大成桥镇永盛村村民喜笑颜开。近年来,永盛村积极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建设,让绿色成为美丽宜居村庄幸福生活的底色。长期无人居住,残垣断壁的“空心房”被拆除;庭院内堆积的各种杂物都被一一清理;党员带头拆除自家围墙,邻里和睦,心也近了;黑臭小微水体经过改造变得清澈,新建的三格化粪池代替了传统厕所……如今,行走在美丽乡村路上,处处皆是风景。
大成桥镇永盛村
在考核激励机制下,永盛村开展以户为单位进行环境卫生红黑榜评比和“功德银行”道德积分奖励,发动农户负责自家庭院的卫生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利用自己的菜土农田,实行厨余垃圾和落叶堆沤处理。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动员网格干部和村(居)民代表坚持“一月一义务大扫除”活动,组织每户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开展活动,并纳入“功德银行”积分管理。
为全面提升全域农村环境,宁乡坚持统一目标绘蓝图。出台制定《宁乡市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设定了近5年的发展目标,按照“常态化、立体化、品质化”的要求,建立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为主要内容的6S农村人居环境管理新模式,全面实施农村环境品质提升工程;统一规划定方向,研究编制《宁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宁乡市畜禽污染防治规划》等文件,进一步细化各项工作任务、量化工作指标、责任明确到单位,推动全市统筹规划、乡镇连片推进、村庄整体实施。在治理模式上,明确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因地制宜推进集中处理、分散治理、资源化利用等措施;统一资金聚合力,出台了《关于统筹相关涉农项目集中支持打造乡村振兴美丽宜居村庄示范样板的通知》,整合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水利、住建、移民、发改等部门的财政资金5000多万元,新增建设示范性美丽宜居村庄56个,集中示范片区3个。目前全市已建设美丽屋场572个,基本实现了“镇在绿中、家在园中、人在景中”,村社区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土地合作经营鹊山模式获评全国十大改革案例的大成桥镇鹊山村
美丽屋场 乡村旧貌焕新颜
一条条平整干净的柏油路蜿蜒前行进组入户,一方方小小的院落在绿树鲜花掩映下整齐划一,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美”的气息……停车场、文化广场、草坪、凉亭,构成了大成桥镇永盛村和鹊山村、华铺乡陈家桥村美丽屋场的倩影。
为了做好“护美”行动,永盛村和鹊山村每个屋场成立了管护理事会。理事会的成员由屋场召集人转任而来,自觉带领群众对道路打草除杂、绿化养护,对庭院自觉维护。由屋场召集人统筹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继续推进长效管护,镇村加强财政和资源支持,实现全民参与长效管护的良好局面。
“以前水泥路都没有,现在是柏油路通到家门口,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原来打麻将的牌友,都变成了跳舞的队友,农民文化广场周周有节目、夜夜有活动。”谈及生活的变化,陈家桥村的村民用了“天翻地覆”来形容。
菁华铺乡陈家桥村
陈家桥村在现有美丽屋场的基础上高标准修建农民文化广场,配齐了健身器材和体育用品,引导村民们自发组建了腰鼓队、广场舞队、乡村戏曲社、乡村乐队等。如今,农民文化广场周周有节目,夜夜有活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日益浓厚。昔日爱打牌的村民也成了文化广场的常客。陈家桥村经历了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新,也经历了乡村面貌的变革发展。
美丽屋场“美”的不仅是村容村貌,更“美”了村民的心灵,不仅是现在的“美”,更是一种长效的“美”。“美丽屋场”建设,让淳朴的乡风、民风“蔚然成风”,以试点屋场的“星星之火”,点亮乡村振兴的“闪亮名片”。
美丽屋场
为全面实现农村环境长效管理,宁乡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抓牢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全面发动网格党员干部和村(居)民代表,采取联片包户方式,做到户户有人联、事事有人管;强化群众自治,落实农户门前屋后“七包一”(包市容秩序、包环境卫生、包生活污水、包绿化维护、包设施保全、包举报投诉、包责任连带)制度,美丽屋场建设坚持“镇村主导、群众主体”原则,召集群众捐资、捐劳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今年共获得群众捐资795.25万元,引导群众在共治共享中,逐步形成良好治理机制;强化宣传教育,结合“6·5环境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播放村村通广播传递共治共享的理念,同时通过曝光垃圾乱丢行为、村级评比排名等进行警示教育,不断提高了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守护的责任心、享受的幸福感;强化典型示范,以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秀美村庄、精品示范村等荣誉的菁华铺乡陈家桥村等示范引领全市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美丽乡村;强化考核激励,出台制定了《宁乡市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办法》《宁乡市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和《宁乡市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评分细则》等文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环境卫生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等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任务,一月一评比、一季一通报,确保工作成效的持续性。
巷子口镇莲花湖村民文化广场
开拓创新 污水处理有新招
“我们为每家每户都铺设了专门的雨污分流管道,村民排放的生活污水先通过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再利用管道集中接入净化槽和人工湿地,经过细沙、石砾沉淀、过滤,微生物颗粒分解、转化,再由植物吸收净化,达到农用灌溉用水的标准。”在木家湾小微水体治理示范区,菁华铺乡负责人居环境的人大副主席张德华指着三个分别种了菖蒲、再力花和狐尾藻的池子介绍道。
陈家桥村因地制宜,针对本地农户居住分散这一特点,摸索出了环境保护上有效、群众可接受、财政可负担、可长效运行管理的治理厨余垃圾和污水净化槽+人工湿地新组合,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项目 8 处,对管网集中收集的初处理污水进行再净化处理,消除农户生活污水对池塘、水系的污染,将山塘变为“一池活水”,成功创建皂角湾、木家湾两处长沙市“小微水体建设”示范点。此外,通过,奖补资金带动、农户鱼塘承包金的方式,对山塘、河坝、沟渠等进行清淤和设施恢复,实现水域环境“洁、净、畅”。
菁华铺乡陈家桥村易家湾环形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实现了景观美化与环境治理的双重效益
“到目前为止,宁乡市25个乡镇,已建成运行乡镇污水厂31座,建设污水管网219.59公里,设计处理规模共计4.1万吨/日,年污水处理量约730万吨。”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宁乡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宁乡分局以“洞庭清波”行动为抓手,对全市所有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维护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整治,对问题发现一处解决一处。
农村改厕严格落实“首厕过关制”,新(改)建后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5%以上
为全面改善农村生态水质,宁乡聚焦农村生活污水整治,争取专项资金300多万元,完成30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对61个已完成治理的村进行提质改造。截至目前,31个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转,160个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67.8%;聚焦农村厕所改造,制定了《宁乡市2023年农村改厕工作方案》,按照“宜分则分、宜联则联、宜统则统”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三格化粪池+集中处理”“三格化粪池+小型人工湿地(或净化槽)”和“三格化粪池+资源化利用”方式分类三种模式推进厕所粪污达标治理。2023年投入资金624万多元,新增改厕3123座,农村无害化户用厕所改(新)建后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5%以上,问题厕所全面清零;聚焦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截至目前,建成运行乡镇污水厂31座,建设污水管网219.59公里,设计处理规模共计4.1万吨/日,年污水处理量约730万吨。2023年投资2025万元用于管网建设和设施维护,新增管网建设28.47公里;聚焦农村环卫提升,出台《宁乡市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改革方案》,按照县级统筹、乡镇实施的原则,全面推动农村环境卫生公共服务改革,明确政府投入保障,今年财政预算4089万元专用于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运行经费,确保了全域环境卫生品质大提升。
宜居宜业 产业发展促振兴
“现在,村里基础设施好了,生态环境美起来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干个啥都能生钱。”环境好了,村子美了,陈家桥村探索形成了“旅游+服务+创业”“旅游+市场+产品”“旅游+资源+文化”等多种增收模式。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既带来了 “面子”的变化,更促进了“里子” 的改变,环境在改善、产业得发展、群众能增收的生动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目前,永盛村村庄标志牌也已完善,5000亩湘都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园按照4A级景区标准打造,能同时接纳游客2000人次以上。鹊山村积极发展水稻等农产品种植,特色水产养殖和小水果采摘产业,与美丽宜居村庄融合发展,每年吸引游人和领导3万人以上前来旅游参观。
陈家桥村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生态修复和建设,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产品价值,如结合薄荷水果种植休闲采摘基地、人工湿地景观、侍郎河“美丽幸福河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打造休闲观光好去处,结合厨余垃圾处理系统、粪污利用示范、废物利用科普实验室、森林植物园(珍稀苗木基地)等打造研学基地,举办乡村花田音乐节、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等传播经验做法,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2023以来,陈家桥村接待省内外政企单位学习、观摩、中小学生研学活动 374次,收入 29.5万元。
回龙铺镇碧荷湾美丽屋场千亩荷花,宁乡市回龙铺镇发展现代农旅文化休闲融合产业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菁华铺乡陈家桥村乡村花田音乐节现场
美丽宜居、景色怡人,如今,宁乡市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居环境越来越美。近年来,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下,宁乡市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铺展。
(文图 /文寄清 袁洪亮 张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