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在河南省安阳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下,安阳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牛晓亮,奔赴祖国西北边陲的第十三师新星市开展生态环境系统对口柔性援疆工作。三个多月的风霜洗礼,他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帮带辐射作用,为第十三师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攻坚克难,平而不凡的环保硬汉
远赴边疆,牛晓亮迅速克服水土环境、饮食习惯、作息制度等不适应状况,投入到环保工作中。
作为安阳市的一名环境执法精兵,他运用自身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协助帮扶当地企业发展,帮助违法企业尽快纠正环境违法行为;结合当地实际和自身工作经验,编撰《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取证指引》;参与处理信访件,配合师市执法人员连夜查阅环评资料,分析连续信访举报的症结所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取样检测,辅助执法人员立案处罚;积极参与第十三师新星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的制定,帮助师市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围绕师市重点工作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指导和“正面清单”工作,起草相关制度方案,切实帮助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提高监管水平。
三个多月的援疆时间里,牛晓亮参与现场执法检查30家次,参加多部门帮扶联席会议1次,协助办理环境违法案件4起。每一个援疆的日子,他都将使命牢记心间,将责任和担当挥洒在这片热土上。
授之以渔,无私奉献的环保老师
师市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以提升师市生态环境服务监管能力为路径,强化辖区工业企业主体责任为目的,组织开展师市生态环境保护业务培训班。
牛晓亮作为主讲人员,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业务开展,认真备课,查找相关内容资料。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用实际案例向当地同事介绍较为典型的生态环境领域的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情况,并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讲述执法人员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工作之余,牛晓亮发挥自己多年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主动与局干部职工谈心交朋友,打开他们的思想疙瘩,使他们放下包袱,轻松愉快地工作。特别是在业务工作方面,讲方式方法、谈体会、讲教训,竭尽所能,做好传帮带。
“牛晓亮老师工作的时候很认真、要求很严格。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提出问题,他都会帮忙分析,传授解决的办法。”克依斯尔·卡哈尔去年考入师市生态环境局,经常跟随牛晓亮深入企业开展环境执法检查工作。作为一名年轻同志,他对牛晓亮由衷地钦佩。
不忘初心,向阳而生的环保标兵
“来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从援疆的第一天开始,牛晓亮牢记组织和领导的嘱托,按照援疆干部守则规定,对照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生活作息上,处处作出表率,把援疆干部廉洁、正派、务实的良好形象展现给当地干部职工。
牛晓亮坚持每日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进一步提高自己对援疆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记录下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内心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艰苦。
他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坚持参与师市生态环境局每周五的常规学习和组织生活,主动领学党建理论内容。还参与师市生态环境局党支部,与黄田农场十二连党支部联合开展“踏寻先辈足迹,弘扬民族精神”暨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帮助黄田农场十二连采摘、搬运丰收的西瓜,勇于担当、冲锋在前。
“走到哪里都一样,认真工作就对了。”牛晓亮这样简单又深刻地总结了自己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方法,尽显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援疆不仅让牛晓亮收获了成长、结识了更多的朋友,更让他爱上了这片土地。“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回来!”这是他的诺言,也是他对环保事业的坚守。
(文|杨梓睿 宋站军 安阳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