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滁州学院学生于会峰校区发现2cm左右小型水母,经初步鉴定,确认该物种为濒危的“桃花水母”水中大熊猫。
桃花水母隶属于水螅纲、淡水水母目、笠水母科、桃花水母属,是仅有的一种生活在淡水的小型水母,为世界濒危物种。
滁州学院学生于会峰校区所摄的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最早诞生于约5.5亿年前,比恐龙还要古老,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其对生长环境极其挑剔,要求水质洁净、水体健康、水流相对静止、水温适宜,因此桃花水母又被称为“水中生态检测员”。
滁州学院学生于会峰校区所摄的桃花水母
《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纲要》将“生态立市”作为六大发展战略之一,将生态修复保护、环境综合治理和资源综合利用列为生态环保重大项目专栏实施。
滁州市城市水体发现大量桃花水母,正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近年来滁州市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整治,辖区内淡水水质越来越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取得了显著成效。
滁州市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2021年开始,滁州市生态环境局便联合滁州学院对全市生物多样性开展了初步地调查和监测。
未来,滁州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工作还将持续进行并趋于常态化,努力真正实现全域、全种类调查,摸清滁州市动植物资源家底,为生物多样性价值资源转化提供基础;同时,我们也相信会有更多的野生动植物记录增加,不断为天然生态宜居的醉美滁城增添颜色。
文:滁州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