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周村分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以水污染防治机制健全、配套提升、监测监管、农污治理为抓手,聚力攻坚、全面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周村区孝妇河袁家桥国控断面连续三年稳定达到Ⅲ类优良水体标准,COD、氨氮浓度分别较“十三五”初(2016年)同比改善38.2%、69.7%,较“十四五”初(2020年)同比改善24.5%、51.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完成率100%,累计验收率65%,比“十四五”治理目标(55.51%)高出9.49个百分点,提前2年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任务;农村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
坚持高位推动,健全工作机制
深刻把握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围绕流域治理重点环节,健全科学工作机制,高效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印发《周村区水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方案》,成立孝妇河袁家桥国控断面站点工作专班,强化激励约束、压实部门责任,打造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的工作氛围。编制《周村区2022—2023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实施方案》,印发《周村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及农村黑臭水体长效常态管护暂行管理办法》,全域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镇办、部门一把手以身作则、亲自指挥,顶格推进任务落实。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区生态环境委员会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理清部门、镇办、企业、群众“四方责任”,不推诿、不扯皮,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坚持项目先行,提升配套建设
以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努力打造三水统筹新格局,扎实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总投资1700余万元,推进雨污合流管网改造和常态化管网维护监管,累计改造雨污合流管网5.667km、清挖雨水斗42934个、检查井21000余个,更换雨水斗2548套、检查井1360个,疏通排水管线126km,有效补齐排水设施短板,保障管网通畅运行。总投资5484万元,完成辖区2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水体标准。总投资3亿元,实施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升工程,充分利用周村水库堤坝及周边用地,建设环湖生态漫步带、城市活力景观区、自然生态植物园区,建成白云湖湿地公园,打造多样化亲水空间和多功能城市开放空间。完成淦河、涿河生态整治工程,河道内污水管道实现全部迁改,打造集城市防洪、生态修复、文化复兴等作用于一体的多功能滨水廊道,流域生态得到有效改善。2024年,拟进一步投资167.5万元,以孝妇河、月河等河流为主要监控对象,建设河流水质监测监控预警体系,实现河流断面水质、重点潜在排污口24小时动态连续监控以及污染事件早期预警,不断提升水质监测预警与水污染溯源能力。
坚持科学施策,强化流域监管
突出重点,聚焦孝妇河关键流域,科学建立联动、监测、执法、技术管控机制,确保第一时间掌控水质变化、第一时间发现水质数据异常、第一时间处置水质问题。建立部门联动管控机制。针对河道水质波动情况,联合区水利、综合执法等部门,扎实开展拉网排查、徒步溯源、冬春季隐患排查、汛前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对河道沿线入河排水口、排污口逐一排查,发现问题现场转办处理,源头杜绝污水直排河道。建立常态监测管控机制。科学划定重点关注断面,在孝妇河上游入境张周路桥、光大和淦清污水厂入河排口、袁家桥等处设置9处监测点位,实时掌握河道水体情况。重点时段加密巡河,实现巡河取样监测常态化、全覆盖,发现水质问题,在自检自查的同时,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与上游区县沟通协调、联合治水。2023年以来,累计巡查河道126次,监测水样813个。建立执法检查管控机制。切实履行生态环境监管职责,强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涉水企业执法监管,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于检查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台账,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形成工作闭环。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涉水企业专项检查4轮次,帮扶企业80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83人次,发现整改问题61个。建立技术服务管控机制。针对水质复杂性波动等疑难问题,委托专业第三方,利用环境监测先进设备和技术,对重点河段COD、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等易引起超标物质,进行污染识别、溯源计算,提出科学治理方案。
坚持建管并重,推进农污治理
坚持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己任,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一揽子”破解资金难题。通过政府主导,积极打通社会化治理路径,构建“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多元资金支撑体系,在保障财政投入的同时,累计争取资金1.8亿元,有效破解项目资金难题,成为全市唯一一个一次性解决治理资金、一次性完成项目招标、实现全域治理的区县。“一体化”推进项目进度。坚持因村制宜与统一规划相结合,绘精绘细项目实施路线图,实现143个村庄治理规划一网全收。每月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每周调度施工进度,督促镇办及第三方施工单位加快推进,按时保质完成治理任务。截至2023年底,建设完成率100%,累计验收率65%,提前2年完成任务。“一条龙”管护治理长效。细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长效运行管理办法,从运行维护、监督考核及资金保障等方面构建权责清晰运维管理体系,同时,鼓励镇办将污水处理设施打包给专业第三方运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出水稳定达标。“一张网”宣传治理实效。结合“六·五环境日”“美在家庭”创建等活动,进村入户做好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宣传引导,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广播、宣传栏、横幅等形式,不断增强村民环保意识。
文:李攀岩 刘世涛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周村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