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生态环境分局运用“新时代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扎实开展基层工作,调解各类环境信访问题,效果显著。今年以来共处理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信访投诉200余起,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
近年来,桐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礼让和谐”精神注入基层治理,创立了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六尺巷典故家喻户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背后的故事流传甚广。桐城文化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和谐精神,为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的孕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根基。桐城在坚持“就地化解矛盾”的基础上,创新提出矛盾化解的方法——“六尺巷调解工作法”,形成了具有桐城特色的枫桥经验“桐城模式”。
“六尺巷调解工作法”是通过“听、辨、劝、借、让、和”六步操作规程,以“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为基本精神,鼓励争议双方对标先贤互谅互让,实现和谐共处。
桐城市第八中学、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生、学生家长以及附近居民对学校附近的中国建材桐城市新能源公司(以下称中建材公司)冒“烟”的问题投诉较多,担心该公司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比较恐慌,对该公司排“烟”的反对情绪比较强烈,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为解决这些群体性的信访问题,桐城市生态环境分局执法大队召集桐城市第八中学、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生代表召开座谈会,就中建材公司排污合格的情况耐心地向师生们宣讲和解释:中建材公司生产使用的燃料主要为天然气,燃烧过程不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并且通过高空排放,烟囱冒出的“烟”实为水蒸气遇冷液化后的白色蒸气,不同视角原背着阳光看会呈“黑色、黄色”等视觉假象,这种假象特别在早晚或冬天气温较低时更加明显。
为了彻底消除师生、家长们和附近居民的恐慌心理,桐城市生态环境分局执法大队和中建材公司一起商量决定,主动邀请八中、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生代表和附近居民参观该公司,结合环保公众开放活动,近距离了解公司生产工艺、污染治理设施、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了解公司排污治理的实际情况。公司投资上千万元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烟囱上安装了污染物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对企业24小时不间断监控,污染指标数据实时传输到公司大门前的电子显示屏上,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座谈、参观、宣传,让大家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污染治理情况,最终师生们表示理解和支持,打消了大家的疑虑和恐慌心理,把矛盾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桐城市生态环境分局将进一步深刻理解“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的精髓,将六尺巷精神与日常工作融为一体,执法与服务相结合,执法与普法相结合,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业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幸福感、获得感。
文:桐城市生态环境分局 朱磊 章之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