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西安市高温天气仍在持续,当日最高气温超过38度。酷暑之下,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人员承受着烈日的“烤”验,依旧坚守在执法检查一线,开展车辆停放地抽测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执法检查,辛勤付出、严格执法,坚决当好蓝天白云的守护者。
早上九点,执法人员到达检测地开展停放地混凝土运输车辆检测。放轮档、插管子、踩油门、看仪器、出结果……2名执法人员有条不紊、高效配合。此时的地表温度已达到50℃,车辆排气管的温度更高,检测过程中稍不留意,执法人员的胳膊就会被烫伤。检测完车辆,豆大的汗珠不断划过执法人员通红的脸颊,浅蓝色的执勤服被汗水浸透。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还查看了企业油品购置、添加剂使用情况,发放了《西安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宣传册,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普法宣传教育,督促企业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据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21年4月1日新修订的《西安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执行以来,西安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推动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了新贡献。
一是“环保取证、公安处罚”的超标车查处模式平稳运行。全市共抽测各类机动车9.84万辆,查处超标车745辆,全部移交公安交通部门处理。二是车辆停放地监督性抽测高效开展。重点围绕渣土、物流、混凝土等行业,开展车辆停放地抽测,共检查大户单位109家,抽测车辆2237辆,发现超标车9辆。三是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扎实有效。率先建设使用西安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测监管系统,累计编码登记机械5.96万台,检查工地和企业7310家次、机械33604台次,抽测机械9615台次,查处违规使用机械627台次。四是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持续加强。落实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检测与维护(I/M)制度,引导超标车辆前往有资质的维修企业进行维修,严把超标车辆复检关,促进车辆达标排放。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严厉查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检测弄虚作假行为,共查处违法检验行为16家次,处罚金额160.6万元。做好排放检测新规范的实施工作,通过在线答疑、现场督导等方式,督促全市检验机构认真学习落实排放检验新规范。新规范将从人员操作、设备管理、数据采集、资料留存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检验机构排放检验行为。
(文|张海炜 崔鹏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