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制度,将执法与普法相结合,不断创新普法形式,积极打造普法“实地阵地”“线上阵地”“服务阵地”三阵地,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显和气”,营造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以“实地阵地”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

“现在我认识了,以后一定注意搞好环境保护工作,不会再出现这种违法情况了。”近日,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到来凤县某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手里时,该负责人诚恳地说道。

来凤县某实业有限公司因在生产过程中,未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废水外排至环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被恩施州生态环境局依法处罚款10万元。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案件调查期间,坚持向当事人进行普法讲解,当事人也逐渐地了解到该违法行为对环境的危害,积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存在侥幸心理违法排放污染物影响生态环境。

一直以来,恩施州生态环境执法系统抓住普法“实地阵地”,主动探索新思路,通过日常执法检查、专项执法行动、“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把执法现场变成普法现场,将普法宣传教育渗透到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对检查发现的环境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现场指导帮扶企业做好污染防治,以问题整改促普法宣传,切实提高企业法律意识。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696人次,检查污染源1144家次,普法宣传覆盖企业1144家次,督促整改环境问题240余个。

以“线上阵地”让普法宣传更聚人气

一直以来,恩施州深耕不辍,通过“互联网+”延伸普法触角,筑牢普法“线上宣传阵地”。打造“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官方微信、微博、网站三位一体的普法矩阵,常态化发布以案释法、法治动态信息。

借助“六五环境日”“宪法宣传周”等重大时间节点,推出线上参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公司环保设施等活动,让公众身临其境参观环境监测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同步通过全程直播扩大宣传覆盖面,累计观看人数1000余人次。分管副局长、支队长,县市分局局长走进广播电台进行在线访谈,就群众关心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答,提升群众参与度。结合恩施州特色,恩施州拍摄制作恩施方言科普微视频《秸秆禁烧》在恩施电视台及新媒体平台播放,并将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制作成方言广播短剧在恩施州广播电台循环播放;鹤峰县组织集中传唱《环保人之歌》MV在鹤峰官方视频号进行宣传,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发挥普法队伍力量,让普法更贴近生活。

以“服务阵地”让普法宣传更显和气

“这些资料您拿着有空的时候看看,里面有很多警示教育典型案例……”目前,恩施州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走进企业开展普法活动,给企业责任人送上了法律宣传册,并现场为他们答疑解惑,提升守法意识。企业责任人普遍表示案例更能紧扣实际,这样的形式实用性更强。

恩施州不断创新深化服务型互动型普法宣传模式,通过“点对点”“面对面”送法入企的方式服务企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鹤峰县分局联合6部门开展全县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培训,通过对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等进行系列解读,与产废单位交流互动;组织法律专业人士“送法入园”,深入太平工业园区开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培训,为园区15家企业拧紧环保“安全阀”。利川市分局借助乡村振兴驻村力量,将法律宣传带进乡村、带入农户家中,为群众精准普法。恩施市分局组织党员干部到恩施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开展6月支部主题党日特色实践,执法人员宣讲守法与帮扶政策,切实深化政企交流合作。建始县分局结合当地特点,为龙坪乡近80家养殖负责人开展畜禽养殖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集中培训并进行分析解答……以精准的法律服务展现了恩施州生态环境普法的温度。


供稿:恩施州生态环境局于苗、谭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