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要提倡向传统学习,那么张大千先生他一直是在深入到传统之后,终于自己悟出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式,也形成了他的风格,那么他的创新也就成为了我们今天的传统,我们要向他学习,这传统是在不断地创新之后积累成为好的留下来了,成为了新的传统,让后人去学习。
张大千作品
马先生呢,我相信他具备这个能力,他好学习,肯钻研,而且不断的去突破自己。现在他心态很沉稳,他没有急于去创作自己的风格,如果创不好走回去还只是一种面貌而已,他在大量的积累,现在还在积累阶段,他从张大千的画法来积累传统,就等于是借鉴了张大千学习传统的方法,之后你会进步的更快,也是我们今后的期待,老师们的期待,你自己怎样去做才能不辜负老师们的期待呢?”

“这张画是在图片上、电视上很火。”


“破墨和泼彩它往往是不可控,因为它需要你随机生发,随时根据墨和水及各方面的融合情况随机去引导,破开它原来的状态,所以它会产生一种很奇异的朦胧美。这样的美,在雷先生的审美观点上,您认为这种美的价值有多大?”
“它的价值就在于,刚才马先生说的那种不确定性。它可以随时的出现一种更奇妙的画图。就是你心中所想的,可能画出来比你心中所想的还美,是一种不确定的变化性,所以,这也是泼彩能够吸引大千先生去创作,吸引后人去学习的主要一点。所以,我还是希望马先生在今后创造出更多的好的作品。”
“谢谢。”
“泼彩已经把笔触、线条全部隐含在混沌之中,大千先生追求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要把这种看得见的隐藏到看不见里,把更多的空间留给我们欣赏者去体会。从艺术风格来讲,当然欣赏笔触、线条也是一种美,但欣赏这种大气的,朦胧的色彩时给你留下的也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动。从艺术角度上,刚才两位老师也都说过,我们从技法上去探索仅仅是一个方面,那么更多的是一种抒发,一种情感的注入,所以在这个方面中,可能泼彩更能让艺术家释放。”
“自由的幅度更大一些。”
“没有太多的拘束在小的笔触结构上,更多的是一种释放宣泄。”
“破墨泼彩,对培养一个画家的大格局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帮助,非常大的帮助。你看,比如说我在画《巨然晴峰图》的时候,那一笔一丝不苟的认真,丝毫都不能差,全神贯注。当然我们要画破墨和泼彩的时候就会非常放松,大可不必全神贯注,因为什么呢?当初水和墨附着到纸上,你看的时候挺好,但它干了以后跟湿的时候效果完全没毛关系了,所以你一看不够,还是要再次加工,再次加墨,再次加水,再次加色,都有需求,有不同的需求。另外这种意向处理的手段,形成的结果就是一个烟云供养的结果。这种烟云供养抒发胸中意气,加上我们传统文化的积累,诗词歌赋的积累和名山大川的这种自然实景的结合,非常适合画人选这种技法,可以避免那些僵化的传统构图,僵化的处理手段,因为这种方法它有最大的自由度。还有一点,就是比如说不小心把(画面)上面弄出了问题,一块颜色或一块墨或某一笔。中国传统书画是不能改的,但是破墨泼彩是可以用很厚的一层重墨盖上,再破、再泼彩,再破、再染。那像这幅作品,前前后后的颜色,我记得大概有10遍左右,所以这种技法从创作的角度和技法的应用角度,我认为这种技法还可以更大范围的推广。”
“是从物理上是没有厚度,但从视觉上面特别有厚度。今天陆老师也说了画的一个“气”,还有雷先生说了一个“势”,气势可能就是传统中国文人画说的,是文人内心的一个修养,但当代的时代精神可能会更张扬一点,更讲究气势一点,应该也是我们新文人画的一种风格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