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及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涵盖行政检查动态清单管理、综合执法场景整合、智慧监管平台建设等内容,旨在进一步通过规范检查程序、强化科技应用、优化制度设计,构建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重要决策部署,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迅速行动,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并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重庆市2025年生态环境行政检查计划》,旨在为企业创造更加宽松、公平的发展环境。
2024年,重庆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共协助373家因受到行政处罚无法贷款融资的企业实现信用修复,帮助企业重新获得贷款资格,促进企业发展新活力。
同时,重庆市还全面推行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明确“清单之外无检查”。根据企业环保信用等级实施分级监管,环保诚信企业优先用无人机、在线监测等非现场方式检查,风险较高企业每季度检查不超过1次,普通企业每年最多接受1次日常检查。对承诺合规的申请免检企业,生态环境部门不再开展日常检查,但若失信违法将面临顶格处罚。
针对企业反映的“重复检查”“标准不一”等问题,重庆市在中心城区率先推行“大综合一体化”改革。通过整合执法力量,实现环保与林业、水利等部门协同监管,全面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以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为试点,构建噪声污染“一件事”监管场景,形成问题闭环处置链条。
此外,重庆市还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手段实时监测污染源,通过大数据与AI技术,识别异常排污情况,精准打击严重违法行为。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频繁检查干扰,通过自动监控异常数据标记和预警提示,帮助企业第一时间察觉自身生产环节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隐患,在监管指导下自行排查处理,避免问题扩大而引发高额处罚与整改成本。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涉企行政检查规范工作和“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环保领域的各项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打造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重庆样板”。
稿件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