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阜阳市颍州区紧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聚焦部门联动、网格监管、信用监管,着力解决部门配合不力、基层问题突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生态环境监管效能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部门联动提能,“单打独斗”变“协同作战”。不断完善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压实部门层面的“齐抓共管、多措并举”联动机制,整合各部门污染防治攻坚力量,常态化开展联合执法,打造生态环境保护全区上下“一盘棋”格局,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形成各责任单位各负其责、各尽其责、相互联动、综合监管的环境监管模式。今年以来,生态环境、交警等部门联合开展5次常规检测,检测非道路移动机器89辆,开展3次重型车辆专项检测,检测重型车辆约120辆。城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和属地街道办事处开展餐饮油烟联合执法共140余人次,发现问题76件,均已立行立改。城管、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开展建筑施工工地扬尘管控,发现工地扬尘污染问题36件,均已立行立改。
网格监管提效,“自上而下”变“自下而上”。推进监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建立区、镇(办)、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区域协作”的生态环境监管网络,实现线索在基层一线发现、矛盾在基层一线化解、问题在基层一线解决,有效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监管效能、消除环境监管盲区。建立近300人的网格化环境监管队伍,对全区14个乡镇街道,172个村(居、社区),常态化巡查检查,网格内,负责监督辖区内大气、水、土壤、固废等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隐患的发现、排查、治理。强化日常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信息的互联互通,及时协调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推动生态环境监管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切实打通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最后一公里”。
信用监管提质,“平均用力”变“分类监管”。落实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不断完善生态环境领域社会信用体系,构建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引导企业环境管理转型,推动企业绿色发展。我区5家省级环境信用评价参评企业评价结果为环保诚信企业3家,环保良好企业2家;8家市级参评企业评价结果为环保诚信企业7家,环保良好企业1家。分类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对信用等级为“诚信”和“良好”的企业,在申请环保专项资金或者其他补助资金,开展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和创优评先时予以支持。在执法检查时,对环境信用良好的企业,积极通过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系统进行监管,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对环境信用不良企业,调整随机抽查系数,对抽查发现问题,开展“一对一”诊断分析,精准制定整改措施。
文:阜阳市颍州区生态环境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