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当日,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在成都金堂县举行2023年“全国低碳日”四川主场活动。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岳东,经济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李强,金堂县委书记钟静远出席活动并致辞。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主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

李岳东在致辞时指出,近年来,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妥有序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碳市场能力提升行动,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十大行动”。呼吁各界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助推四川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李强表示,四川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效,用能效率大幅提升,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加速成型,2022年规上工业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6.7%,累计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558家、绿色园区60家。希望大家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积极抢抓绿色低碳转型机遇,力争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撑四川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钟静远表示,金堂县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加快构建以绿色制造为龙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努力绘就具有金堂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2022年,全县绿色低碳产业完成产值604亿元,成功打造全球首家正极材料“零碳工厂”。

亮点一:共同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四川倡议

四川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显著影响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四川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值此全国低碳日之际,我们倡议,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李岳东代表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省统计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行成都分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和金堂县,共同发起“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四川倡议,呼吁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园区、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携手努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四川。

亮点二:签订3份气候投融资战略合作协议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投入。主场活动上,中国建设银行四川分行与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签订战略合作暨近零碳排放园区投融资合作协议,将联动为近零碳排放园区绿色低碳企业和项目提供不高于1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支持额度。砼联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与成都天投恒融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签订《关于开展气候金融支持商砼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的战略合作备忘录》,以气候投融资为引领助力商砼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升级。四川海创尚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乐山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融资5.8亿元支持动力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

亮点三:发布应对气候变化十大事记等成果

为立体展现四川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和创新成效,主场活动上发布了多份重要成果。生态环境厅发布《2022年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大事记》,包括省级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出炉、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省级绿色低碳产业基金落地、宁德时代宜宾工厂实现碳中和、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在川组建等,立体式、多维度呈现了过去一年全省应对气候变化进展成效和特色亮点。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发布两份创新成果。其中,《四川省绿色低碳发展形势与展望(2023)》聚焦“全面开启碳达峰碳中和新征程”主题,汇聚了省内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碳边境调节机制应对、低碳发展法制标准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发展报告(2023)》是全国首份省级气候投融资发展报告,提出2021年至2030年四川省的气候投融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并收录了首批20个气候投融资优良实践案例,涵盖绿色低碳产业招商引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电源电网工程融资、碳资产抵质押、碳中和债券、巨灾保险、资产证券化等。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运行、碳市场能力建设、绿色金融服务、社会碳中和等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度四川自愿减排量交易规模居全国第三,约占全国交易总量的23%;建成碳市场能力建设基地12个;碳中和活动场次增长超过4倍,碳排放抵消量近16.7万吨。

亮点四: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经验交流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近零碳排放园区研讨会上,赵乐晨指出,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启动以来,各园区将试点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探索和创新差异化近零碳建设发展路径,已在长效推进机制建立、重大示范项目建设、绿色低碳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抓手,以能源绿色低碳高效利用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形成更多实物量和工作亮点。

会上,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专家分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实施与地方低零碳试点示范、绿色金融创新政策和案例。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试点园区代表围绕气候投融资如何服务近零碳排放园区开展了圆桌讨论。3家近零碳排放试点园区交流了试点建设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其中,四川金堂工业园区2022年绿色低碳产业规上企业总产值超过600亿元;遂宁安居经开区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46.1%,实现煤炭零消费;宜宾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区90家企业实现全绿电消费,建成全国首座花园式能源港。

省直相关部门、11个市(州)生态环境局、17家省级近零碳排放试点园区管委会,以及有关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新闻媒体的代表约100余人参加活动。当天,参会人员还观看了四川省2022年应对气候变化十大事记、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展板,并前往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现场参观。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