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南北风清,黄河万里月明。包头,黄河几字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草原风情和工业文明在此交相辉映,穿过漫长的迭代演变和厚重的历史风烟,如今的包头是国家和内蒙古汇集能源、原材料和装备等属性于一身的制造基地,是拥有内蒙古最大的钢铁、铝业等加工企业的现代工业城市。坐落在此的包头铝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包头铝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包头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中铝集团党组和中铝股份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心怀“国之大者”,用近七十载的岁月,担国之央企的神圣职责使命,以打造“绿色、低碳、低成本、数智化”的一流企业为目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建设现代化品质城市、巩固中铝集团北方重要铝产业基地和战略支撑点地位中展现“包铝态度”,践行“包铝责任”,贡献“包铝力量”。
包头铝业热电厂全貌
胸藏千般丘壑,砥砺逐梦电解铝行业引领者
区位优势的资源禀赋,行业奠基的历史底蕴,不断更迭的技术创新,“双碳”加持的自主跨越。在追风逐绿的征程上,包头铝业把握关键,强抓机遇,将创新驱动和低碳发展作为自身高质量发展的两大核心要素,以两者的相辅相成、紧密结合,转化为企业向“打造中铝集团运营管理标杆、科技创新标杆、数智化转型标杆”,成为电解铝行业引领者的内核支撑。
包头铝业华云一厂电解厂房内景
需求牵引,厚植战略性位势
为结束内蒙古“斤铝不产”的历史,国家将包头铝业筹建作为“二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于1958年首次利用国家自主研发技术在祖国北疆建成第一家电解铝厂,并赐予神圣的称号“303”,从此掀开激昂奋进的发展华章。回顾66年发展历程,是包头铝业一次又一次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总体可概括为“三次创业”。1958年至2003年第一次创业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这期间包头铝业成为国内首家完成自焙槽向预焙槽跨越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将稀土应用于铝合金生产企业,完成从工厂制到公司制的转变,扛起了新中国铝工业的脊梁。2003年至2023年第二次创业解决了“大不大”的问题,包头铝业电解槽完成200千安向500千安的节能换代,实现自备电的从无到有、机组利用小时数创行业第一;形成130万吨电解铝、171万千瓦自备电装机产能规模,与建厂初期相比,电解铝产能增长52倍。2024年,包头铝业开启第三次创业,着力解决指标“优不优”、竞争力“强不强”的问题。包头铝业将聚焦“新中铝”建设和中铝集团“四个特强”要求,深入践行“为更轻更绿世界,做更优更新合金”企业使命,以助力国家战略,保障国防、航空、电子高端铝材料自立自强为己任,建设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铝业工业基地。
包头铝业达茂旗1200MW源网荷储项目
品牌驱动,创就标杆性业绩
包头铝业以“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的企业精神,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力和塑造品牌影响力。业内首获“全国质量奖”,获评国家级环保绩效A级企业;六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四次蝉联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数智化标杆”称号,连续三次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国内首家通过全球铝业管理倡议ASI最新标准认证的火电铝企业;获评中国企业联合会2023年度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制定58 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并独立完成英文版,修订100多项严于国行标的企业内部标准;专利113项(国际专利1项);“变形铝及铝合金牌号及铝合金成分分析方法”“高品质电解铝和高性能导体材料制造及低碳应用”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凭借良好的经营业绩,BTL品牌价值达到149亿元。
目存万里山河,挺膺担纲绿色发展重任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包头铝业主动履行保护生态环境主体责任,激发科技动能,从绿色增辉升级为绿色领航,进而到绿色赋能,驰而不息、实干为要,走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链补链延链,锻造绿色低碳新基因
包头铝业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展铝业新质生产力。发挥主体作用、优化创新体系、驱动产业发展。研发国内领先的铝电解直流电耗12300千瓦时/吨·铝集成技术,吨铝能耗降低400千瓦时;更低能耗的11800千瓦时/吨·铝技术研发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自主研制的5N系列高纯铝和超高纯铝基新材料处于该领域世界最先进水平,99.996%高纯铝产品获中国有色金属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铝钢焊接”等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重大攻关任务已实现精铝液质量提升;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开展战略合作,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主导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集聚行业高端创新要素“强磁场”,实现群体智慧聚合聚变。
包头铝业华云一厂、华云三厂全景
智能智享智造,塑造绿色生态新架构
包头铝业全力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在业内率先实现集分析、预测、决策为一体的铝电解全流程数字化生产,首次建成“5G+工业互联”数字生产管控体系,对污染物治理设施、CEMS、生产设施运行等相关数据集中远程可视化精细调控,实时互联、高效协同;实现电解槽数字化、关键工序智能化、组装少人化、铸造无人化,PTM自动换极技术突破8项自动换极功能;“入厂煤无人值守智能化验”生产线实现采制化全流程自动作业;首创离线维修超大型电解槽架构技术,攻克异地大修难题;能源管控中心动态监测分析在线数据,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提升“绿色铝电解、先进铝基材料、智能装备”技术迭代升级、工艺改进能力,有力推动了“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能源结构转型,初步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有机融合跨越。
电解烟气半干法脱硫系统
高品高质高端,打造绿色转型新格局
包头铝业“用绿电、造绿铝”,优化用能结构,重构能源体系,打造单位GDP能耗最低的现代铝产业链。国内首家率先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提供多能互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供应保障;6MW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项目预计年均发电量860万千瓦时、年节能量614吨标煤、减少CO2排放4900吨;达茂旗12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预计2024年12月初步并网发电,新能源装机占比达41%,可消纳包头市90万千瓦清洁能源电量,年供电量38亿千瓦时、年降低碳排放量570万吨,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实现跨越式转型发展,成为中铝集团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包头铝业电解厂区厂貌
肩负卓越使命,踔厉奋发数智赋能征途
包头铝业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重要批示步履不停,在提标改造升级转型工作中令行景从,悉力推进全要素整合共振、全链路串联集成、全流程智慧协同,重塑经营理念、重建创新范式,启动节能降碳规划,争创环保整改典范,在全球竞争中扬帆数智,绿色征途上续写辉煌。
此外,包头铝业积极以“有解思维”为引领,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数字化变革为核心、智能化应用为路径,树立“一盘棋”思想,逐绿前行,向“新”出发。先后投入超20亿元去旧立新、产能置换,开展半干法电解烟气脱硫、烟气超低排放、新型高效电解烟气净化回收系统、氟化物减排、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等23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改造项目,隔音抑尘降噪改造43处;覆绿面积17173.4平方米;“公转铁”+“散改集”,设备本质环保提升与精细化操作结合,整改效果可圈可点,周边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得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与真心赞许。
600千安大型预焙电解槽技术不断优化,电解槽磁流体稳定性节能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能够更加精准地调控电解过程中的能量流动,使能耗进一步降低;新概念外母线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电流传输的效率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升;新式节能阴极结构技术的改进,使得阴极电压降更低,电解效率更高。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包头铝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生产出了更多高品质的绿色低碳铝合金产品,满足了市场对高质量铝产品的需求,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下一步,包头铝业将充分彰显国企责任担当,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日常工作,积极实施“环保领先”战略,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持续开展节能、减污、降碳等项目建设,打造国内电解铝行业环保标杆。同时,加快电解设备迭代升级、清洁能源替代和用能结构转型步伐,大力推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和固废资源化利用,向下游延伸建设合金、高纯铝等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产业;引入配套先进技术行业,实现固、危废循环利用,积极探索创建“无废工厂”“无尘工厂”“绿色工厂”,让包头天空更加湛蓝,环境更加美好,将包头铝业建成国内“绿色、低碳、低成本、数智化”的优秀现代化企业。
追风逐日,千秋北疆豪情奔涌;向绿而生,万里边塞壮怀逸飞。在中铝集团党组和中铝股份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包头铝业将致力释放绿色发展数智化新动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协同发展。沿着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赛道大步迈进,坚定不移走好环保路,踏踏实实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着“成为铝冶炼、铝合金行业世界一流企业”的美好愿景砥砺前行!
(孙志宽、张智鹏、乌兰布赫、孙成哲)
原载于《中国环境监察》杂志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