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落实及自主验收监督执法,依法打击“未验先投”、环保验收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2月9日,濮阳市生态环境局台前分局结合生态环境执保护法大练兵实际,组织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及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专项执法活动,切实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

一是高度重视,组建专班。台前分局及时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议,深入研究工作方法,制定强力措施,组建3个工作组,分别由分管环评、执法、监测副科级干部任组长,环评、执法、监测和第三方专业技术机构等共同参与,抓好各项任务落实。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日常监管、在线数据监测、无人机巡察、第三方推送、排污许可管理信息平台查处及日常现场检查等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执法服务,为全县建设项目“把脉问诊”,指导帮扶建设项目绿色发展。

二是划定范围,严格监管。对新批复(备案)、已验收的建设项目及时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系统。组织专班人员对全县200余家建设项目陆续进行抽底摸排,要求对重点排污单位100%检查,一般排污单位抽查25%。在此基础上,对部批、省批和市批项目,在项目开工建设后投入生产或使用1年内,进行全覆盖检查,确保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各项措施严格落实,自主验收合法合规。

三是突出重点,规范监管。聚焦“三同时”监管重点,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重点对现有法律法规中有明确法律责任的具体行为进行检查。重点关注设计文件中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情况;建设单位施工合同涵盖环境保护设施建设内容并配置相应资金情况及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情况等,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进一步统一检查内容,规范执法监管程序。

四是建立台账,严肃惩处。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三同时”制度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到位、未经验收擅自投产、自主验收过程中弄虚作假、未按要求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等行为,做到依法应罚尽罚。对存在环境风险较大、生态敏感度高、社会关注度高、信访投诉量大或者违法问题线索明确的建设项目,及时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及责任自人,做好一线帮扶指导,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供稿:白祥国  河南省濮阳市生态环境局台前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