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孝南区以河渠治理为抓手,从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发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让碧水绿岸的长征渠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0adc5b5122e2f454d4ab59d2fd7447d

追溯源头,根治“黑臭病根”

据了解,长征渠位于卧龙乡长征村,水域面积约为35384㎡,附近村庄居住相对分散,且村庄被河道分割,渠道边坡全部硬化,两岸护坡略高于周围农田。长征渠主要外源污染为村民生活污水的排入以及沿岸两侧农业面源污染,内源污染为河底部淤泥以及水体表面漂浮物。

项目实施以来,孝南区分局项目专班多次深入一线实地调研,摸清问题的根源所在,制定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方案,“臭水沟”从源头开始被治理。通过清淤、截污整治等系列施工,共清除河道内垃圾、淤泥4.3万余方,铺设沿河截污管网4370余米,致力于恢复水系水生态系统,为水质长治久清保驾护航。

生态修复,让一河清水润两岸

根据长征渠的水质现状、水系功能、地形地貌、水深流速等实际情况,结合水环境治理目标,遵循水生态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长征渠治理采取了进一步生态修复措施,种植沉水植物约20585.09㎡,种植挺水植物约1248.17㎡,种植浮叶植物约809㎡4,建立了“净化一绿化一美化”三位一体、“动静”结合的以微生物、水生植物净化体系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进而修复长征渠水生态环境。形成水体生态的多样性,逐步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增强河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a99ca86354e13066366994af416720

建管并举,推进治理项目建设

今年2月,由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孝南区分局谋划的湖北省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程《孝感市孝南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程EPC项目—卧龙乡长征村长征渠》正式开工建设,总投资1597.9万元。孝南区分局成立了黑臭水体项目专班,专班成员多次到长征渠施工现场,紧盯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强调安全生产,协调等相关要素工作的落实。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孝南区分局不断优化治理策略,实施水环境“全流域”统筹,坚持“全流域”治理,“分层次”治理;坚持源头治理,真正把长征渠保护好、治理好、管理好,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全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


文:丁建勇 胡仕佩   孝感市生态环境局孝南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