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黄河浩浩荡荡,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源头下来,一路携川纳流,在流经广袤的鄂尔多斯高原和黄土高原时,母亲河恋恋不舍地留下一个巨大几字弯。包神铁路集团所辖的四条铁路甘泉铁路、包神铁路、神朔铁路、塔韩铁路,犹如四条钢铁巨龙,在与母亲河几字弯的深情凝望中,在铁路与大河的对话中,描绘了一幅保护母亲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美丽画卷,唱响了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铁路作为绿色可持续交通运输资源,在国家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神铁路集团 872 公里正线铁路、352 公里专用线铁路,跨越蒙陕晋三省份十七个县市,铁路正线里程占国家能源集团铁路总里程的 36.8%,承担国家能源集团核心区矿区 70%以上的煤炭装车任务和蒙古国煤炭、贵金属南下国际通道的重任,服务于神东煤炭、宁夏煤业等 16 家内部企业和 200 余家社会企业。开通运营 33 年来,累计运输煤炭 47.5 亿吨,彰显了包神铁路集团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从 1989 年开通至今,包神铁路集团以推进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为己任,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论,在铁路沿线实施生态修复,大力支持地方植树造林、阻沙涵水,铁路线成为绿色生态带,改善了沿线生态环境,保护了绿水青山,提升了铁路运输品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窗口形象。 


将根扎在黄河两岸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包神铁路集团引起强烈的共鸣和反响。如何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包神人正在深入思考的课题。

“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包神铁路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惠舒清要求各单位拿出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扎扎实实地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在地理位置上,包神铁路集团所辖铁路北与蒙古国相望,在金泉站与西金线连接,在万水泉南站与京包线接轨,南与神延铁路相连,东北与同蒲线衔接,正东与朔黄线贯通。站在长城烽堠上极目眺望,千里钢铁大动脉经历 33 年的风云激荡,在改革中生,在改革中兴,在改革中勇立时代潮头,走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包神铁路集团将国家能源集团心怀国之大者、企之要者的思想贯穿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让运输绿色资源的优势得到进一步释放,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一步步把总蓝图、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铁路建设运营与周边环境绿化同步实施,一条铁路线就是一条绿化带,铁路绿化整体上与区域山水环境相匹配,与区域历史风貌和现代景观相融合。872 公里的铁路线与黄河相依,绿色成为包神铁路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铁路高速发展与节能减碳减排同步实施,以科技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推动“神 24”“神12”“神 8”交流机车技术改进,加快商品化 HXN6型“动力电池组+柴油发电机组”油电混合动力机车上线运营,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将绿色扎根在几字弯上,是包神人的夙愿。33年来,包神人在 872 公里铁路沿线的沙土上用雾柳和灌草打好网格阻沙育草,在铁路周边栽下松树、刺玫、灌木,同时也栽下了希望。 

2015 年 4 月,南国已是桃李争妍,黄河中上游的巴彦淖尔河套地区的得令山下金泉站,寒风萧瑟,黄沙漫天。铁路旁边,人头攒动,团旗似火,“包神青年林”种植拉开帷幕。“包神青年林”是包神铁路集团团委响应团中央“中国青年绿色行动”的号召,引导青年员工植绿、爱绿、护绿,打造美丽包神,奉献青春力量的一项具体行动。整个园林分 3 年实施,建设了桃园、杨园、柳园 3 个园区,总面积 130 亩,共约植树 1.4 万棵。 

2021 年 9 月,在黄河支流窟野河畔,河水环抱着黄、红、绿相间的沙漠和土地,河槽中的灌木和芦苇依恋着在秋色中行走的河水,黄透了的落叶飘落到河面上,吸引着无数即将南迁的鸟儿嬉戏追逐。 

在这里,神朔铁路完成了 1.24 万株樟子松绿化移交地方工作,达到“一次绿化,一次成活,一次成林,一次成景”的目标,切实履行了央企责任担当,保护了绿水青山。 

2022 年早春,包头市九原区包神铁路万南站南场附近,黄河玉带环绕,碧波荡漾,群鸥翔集,黄河两岸湿地水面上,赤麻鸭、大天鹅、斑嘴鸭、鹊鸭、苍鹭、金翅雀等数十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停歇。 

大河之上,铁路桥横贯,火车风驰电掣,如画美景令人心情格外舒畅,一幅幅生生不息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高质量推动沿黄经济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作为国家能源集团营业里程最长、装车量最大、年运能达 4.2 亿吨的铁路运输企业,包神铁路集团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使命,做好环保这篇大文章,在试验中实践,推出一系列环保制度创新新成果,形成了保护环境一系列硬举措,加快形成措施更实、范围更大、辐射更广的环境保护新格局。 

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强化治理、保护生态、稳步减碳、防范风险、示范引领”为重点,实现“高效、清洁、绿色、低碳”环保目标,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压实生态环保责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和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机构,对年度在建的“两高”项目和涉及黄河流域的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动态监控。 

配足配齐生态环境保护、节能低碳管理和监察人员,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关键岗位人员素质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管理整体水平。 

完善环保考核机制,逐级签订环保目标管理责任状,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

一系列机制体制改革,让包神铁路集团步入带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崭新阶段,经济结构变为以煤为主,化工及其衍生生产资料为辅的一主多元结构 ;发展路径变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实现重载化、智慧化、国际化创新发展 ;发展理念变为以减排减碳为主的绿色高效协同发展。 

翻开包神铁路集团的历史,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是贯穿于包神铁路集团开路、筑路、行路、扩路、兴路的一条主线,那么,从开通初期年运量 68.5万吨,到 2021 年年运量突破 3.14 亿吨,实现运量由 1.0 时代到 3.0 时代华丽转身,绿色发展是包神铁路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 

开展达电煤和河西电煤回空反向运输,开拓鄂尔多斯往宁夏、乌海方向的“东煤西运”市场 ;开辟“蒙煤南下”通道和甘其毛都焦煤集装箱运输市场。 

将非煤作为运输生产“补给点”和效益“增盈点”,打造国家能源集团最大的非煤装卸集散地,大物流让东部、西部的经济血脉变得更加畅通。 

延长机车交路,打通分界口制约,增加干线运能 2000 万吨 ;推行机车“属地修”“地乘分离”运营模式改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2020 年、2021 年,公司运量实现 3.05 亿吨向3.14 亿吨跨越,非煤大物流由 458 万吨增长至 491万吨,非煤大物流占比由 1.56% 达到 1.81%。 

非煤大物流范围涵盖兰炭、铜粉、铝锭、聚烯烃、沥青、铁矿石、水泥熟料等品种,非煤大物流逐年呈上升趋势。 

在企业改革方面,2020 年 8 月将运行 30 年的供水、供电、供暖、物业向地方移交;2020 年 11 月,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完成,标志着公司国企改革“双百行动”23 项改革事宜全部完成。2021 年,立足“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立管理提升 13 个专项工作组,加大授权放权力度,下放权限 34 项 ;重要经营决策实现 100% 法律审核。以持续推进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完成公司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清单的 65 项任务,完成率达到 100%。 

我们看到,风拂夏草,高原戈壁绿意渐浓 ;静水深流,黄河两岸春潮涌动。 


赤子的黄河情怀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自古文明依水而兴。一条黄河,铸就华夏五千年文明 ;一条铁路,带动蒙陕晋三省份多地振兴。 

进入“十四五”期间,包神铁路集团将坚定贯彻国家能源集团“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发展战略,依托蒙陕晋沿黄经济带能源金三角的区域优势,瞄准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铁路运输企业目标,突出党建引领和创新引领,建设中蒙国际通道、西煤东运重载通道、大物流便捷通道,打造安全、高效、绿色、智慧化、国际化的物流大通道。 

目前,包神铁路集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机车能耗产生碳排放,二是机车鸣笛产生噪声,三是使用锅炉产生碳排放。 

哪里有短板,改革举措就往哪里聚焦发力 ;哪里有关切,改革突破就在哪里回应强化。 

包神铁路集团共有支配机车 374 台,按配属单位分为自有机车 251 台、联运单位机车 123 台 ;按牵引动力方式分为电力机车 305 台、内燃机车 69 台。 

电力机车用作在包神线、神朔线、塔韩线等主要干线牵引重载列车,内燃机车主要用作专用线调车和甘泉线牵引机车,电力机车占比为 81.6%。

为降低能耗,包神铁路集团加快推进机车装备转型升级。针对传统 DF 型内燃机车油耗高的情况,公司购置了 5 台 HXN3 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替代 DF系列内燃机,2022 年新购的 2 台 HXN6 型油电混合动力机车,平均油耗较 DF4B 型机车可节约 40%。通过购置“神 8”“神 12”“神 24”交流机车,交流机车达 102 台,占比 41%,逐步提高了交流机车占比,加强机车能耗写实和分析,科学合理制定能耗指标,持续优化操纵办法,进一步降低机车能耗,2021 年与 2020 年同期相比下降 3 个百分点,实现了能耗和碳排放的双减,提高了发展质量。 

包神铁路集团强化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责任,完成 17 个污水处理厂、8 个环保煤棚的改造,淘汰 36 台燃煤锅炉,有序推进隧道煤灰治理。管内各专用线装车点、抑尘喷洒点全部达到了“六达标”标准,煤灰撒落厚度由原来每周 14 厘米降到现在的 1 厘米。在大柳塔区域安装噪声频障 3210 米,降低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彰显了央企担当。 

包神铁路集团所辖铁路两次横渡黄河,经过区域涉及重要的城市水源地,在减排减碳的同时,全面落实水源地保护工程,安装水源地保护标识牌和高清摄像头,覆盖水源地无任何死角 ;针对黄河水源地的特殊性,除了安排经常性的巡检外,制定了专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职工开展水源地保护专项应急演练,提高了保护水源地的应急能力。 

包神铁路集团 872 公里正线,一头担着能源保供重任,一头担着央企的社会责任。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一次次调研、一次次思索,包神人深刻认识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新时代新征程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包神铁路集团干部职工将携手同心、努力奋斗,汇聚起磅礴力量,立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建更加美丽的家园。 


( 文/李银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