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广州石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为“践行绿色低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公众开放日活动。线上直播邀请网易直播团队,线下邀请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35名师生现场参加。通过参观南粤明珠文化展览馆,了解广州石化概况及南粤明珠文化;走进供氢中心,了解清洁能源——高纯氢;走进明珠生态园,了解绿色生态;参观炼油中心控制室,探索智慧生产的“大脑”。通过公众开放日活动,带领公众走近石化,探索智慧能源,展示广州石化践行绿色低碳,推动安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截至4月29日下午16时,网易直播平台线上参与人数超200万人。
南粤明珠文化展览馆
开放日首站从南粤明珠文化展览馆开始。在这里,广州石化的历史沿革与企业文化生动展现,作为中国石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特大型炼化企业,是华南地区进口原油加工基地,清洁燃料生产的重要基地。展览馆记载了广州石化发展之路上的一幕幕重要历史和一个个里程碑,也见证了石化人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奋斗史。

讲解员宗承龙和网易主持阎如馨带领大家参观广州石化南粤明珠文化展览馆,同时也回答现场师生们的一个个疑惑。
油品颜色会因产油地、加工工艺、储存方式的不同有所差异。因此油品颜色不同不能说明油品好坏,按照目前来说,国家并没有关于颜色方面的指标,不论汽油还是柴油,油品检测和油品标准是既定的也是统一的,颜色的差异并不能说明品质的好坏,一切以检测数据为准。


广州石化供氢中心
第二站来到化工区供氢中心,该中心是中国石化首家投入商业运行的供氢中心,设计能力为1500吨/年,产品纯度高达99.999%,主要向广州、佛山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供应氢气,推动周边氢能产业发展。目前,广州石化正在实施3600吨/年的氢能二期项目建设,投产后将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燃料氢供应中心。同时广州石化正积极推进氢能三期项目建设,建成后总产能将超过1万吨/年。
氢能源小汽车每次充氢4-6公斤,按照计算1kg氢气可供小车跑100公里,那么一次充满氢气可供小车续航400公里以上。
氢能作为一种极为优越的新能源,其主要优点有:燃烧热值高,每千克氢燃烧后的热量,约为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与空气混合时有广泛的可燃范围,而且燃点高,燃烧速度快。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


明珠生态园


第三站来到明珠生态园,该生态园是集水体防控、生态监测、园林景观为一体的水体防控池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采用滞、渗、蓄、净、排等措施,形成正常状态下的自循环生态系统和应急排水系统。下雨期间可利用湖中应急泵将雨水直接引入雨水回用装置处理后回用,日常可将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净化水引入池内,养殖锦鲤和荷花进行动植物生态监测水质。

生态监测池中荷叶田田,锦鲤畅游,激发了参与师生的兴趣。师生们纷纷参与到投喂锦鲤的行列中,现场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畅游的锦鲤和现场师生们的笑声,构成了一幅生动和谐的画面,为开放日添上了温馨而生动的一幕。
炼油中心控制室

进入炼油中心控制室,讲解员带领大家讲解被誉为工厂的“智慧大脑”。该控制中心不仅承担着监控炼油部各大装置及水务、贮运关键区域的重任,确保生产安全与效率,而且在设计与功能上深度融入了智能、节能与环保的理念。控制室通过采用热回收、光伏、高效配电照明以及雨水回收等绿色节能环保技术,显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企业展示智能、绿色形象的窗口。

“这里像航天控制中心。”进入炼油中心控制室,师生们最初的感觉是震撼,随后好奇的看着一个个显示画面,又变熟悉亲切。有的同学发出感叹:“百闻不如一见,学了这么久的化工工艺,终于看到实际操作了,没想到现在炼油化工企业这么智能、这么先进,回去我要继续深入学习工艺知识,非常希望有机会毕业后能到广州石化工作。”
温馨!体验石化职工工作餐
开放日行程结束后,广州石化邀请师生们到炼油食堂体验职工工作餐,其中发生了一段温馨的插曲。“老师,你怎么来我们公司了?”有就餐的员工认出了前来参与开放日的老师。原来,广州石化有很多员工毕业于广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这次不期而遇让大家感到格外亲切。在这一瞬间,不同角色之间的情感自然流露:老师的眼中闪烁着看到昔日学生成长的欣慰;员工们的眼神中则透露出对校园时光及老师的深深怀念。
来源:中国石化公众开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