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湖南省首个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湖南莽山站(森林)挂牌签约仪式在郴州市宜章县莽山举行,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向艳,宜章县委书记张润槐,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何海军,湖南省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主任刘沙出席仪式并揭牌,省、市、县政府及生态环境、林业、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商务、海关动植检、高校、媒体等单位近100人参加挂牌仪式。

莽山地处我国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之一的南岭山区腹地,物种资源丰富,有维管束植物2404种、昆虫资源629种、叶蜂资源134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区系复杂,还是莽山烙铁头、莽山后棱蛇、莽山角蟾等的模式产地。湖南莽山站(森林)位于国家80个生态保护重要监管区域中的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核心地带。

湖南莽山站(森林)在湖南省生态环境厅的统筹规划和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精心组织下,由湖南省郴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牵头成立,并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合作,申报成为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之一。该站将以南岭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核心地带为重点,通过“一站多点”的模式对周边100公里范围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胁迫、生物多样性开展全方位监测。

揭牌后,郴州市生态环境局、宜章县人民政府、湖南省郴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签订了《关于湖南莽山站(森林)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拓展多元化合作渠道,协同推进湖南莽山站(森林)的建设和运行,实现“一体多翼”工作模式,共建“一核多点”生态观测网络,通过“以点带面”开展多要素多指标的综合性监测,实现“天空地一体监测”格局。

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何海军表示,湖南莽山站(森林)的正式挂牌标志着湖南省推进生态质量监督监测迈出了坚实一步,作为湖南首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起点高、前瞻性强,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数据保障,为有力推进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监测智慧。


文图: 湖南省郴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