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前,这里是商朝国都朝歌,宫殿庄严,名士云集;三年前,这里小矿山林立,机器轰响;如今,这里山青林翠、生态优美。

世事变迁,白云苍狗。站在鹤壁恒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源矿业)的厂区,极目四望,看到的是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满目青碧的山林。对比今昔,不禁让人心生感慨—原来矿山也可以是生态和谐的美丽图卷!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矿产资源种类众多,矿产业发达,对资源的利用一度呈现出偏重经济效益的现象,特别是一些小型矿山企业,简单粗暴的开采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唯有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2018 年,鹤壁市根据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整合,关停小矿企,组建现代化大型矿业集团。在此背景下,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 2018 年 3 月出资成立恒源矿业,配合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鹤壁市露天开采矿山企业进行整合,开展废弃矿山修复治理与绿色矿山建设工作。 

二道庄时产 3000 吨砂石骨料生产线

成立后的 4 年中,恒源矿业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现已拥有 4 条国内一流的砂石骨料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达 2200 万吨。针对不同厂区的原料特性,各项目均配备了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先进生产设备,采用“锤破+反击破”的生产工艺,力求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的优质砂石骨料不仅可以满足当地需求,还畅销周边省份,建立了“机制砂石生产企业三级实验室(最高级)”,获得了中国绿色矿山产业联盟颁发的“突出贡献单位”奖项,下属淇县恒源矿业有限公司(二道庄项目)获得中国砂石协会“2020 年度中国砂石行业大型绿色砂石基地”荣誉称号,二道庄项目在 2020 年河南省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关小上大”工作推进会中被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评为“规划启动最早,资源整合最彻底,投资规模最大、建设用时最短、生产工艺最优”的项目。此外,恒源矿业还先后获得 2020 河南社会责任企业、鹤壁市项目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这些荣誉,无一不是对恒源矿业在矿山修复、骨料生产、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极大肯定。 


边开采边修复,昔日荒山展现新颜

一手抓生产,一手抓修复。自从成立伊始,恒源矿业就主动承担生态修复任务,已累计投资近 5 亿元,对淇县境内废弃矿山进行修复治理,在开采的同时,同步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通过修整边坡、植被覆盖、涵养水源、养护土壤等措施,高水平建设山青、水绿、林郁、田沃、湖美的生命共同体。共完成修复治理面积 8250 亩,绿化植树 52 万余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理效果。 

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前

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后

经过治理,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和水源涵养能力,改善了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推进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彻底消除了露天矿山“小、散、乱、污”问题。昔日的荒山土坡如今面目焕然一新,绿意盎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打造出了矿山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恒源模式”。 


“零污染”“零排放”,环境保护成效卓然

以往的露天矿山,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保护,时常烟尘四起、碎石遍地,废水漫流,废渣散乱,不只矿区环境差,也对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影响。但走进恒源矿业的生产现场,却会发现这里厂区整洁、秩序井然,这一切得益于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在恒源,各项目自筹备阶段,在确保工艺先进的同时,严格按照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从源头上确保绿色开发。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均以相关环保法规为依据,本着资源节约、工艺先进、绿色环保的原则进行。针对露天矿山以往为人诟病之处,恒源矿业逐项开展整治,主动承担国有企业责任,展现了良好的国企形象。 

传统砂石骨料的生产过程粉尘多,极易造成大气污染,为此,恒源矿业采取了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抑尘措施。对于可以封闭的环节全部采用封闭处理 :封闭式的厂房、封闭式的物料输送系统、封闭式的破碎和筛分生产线,让扬尘无法向外部扩散。对于不便封闭的环节,则根据具体情况降尘 :矿山开采时采用湿法作业,使用雾炮机和洒水车洒水降尘,对厂区道路进行硬化绿化,对进出厂区的车辆进行冲洗除尘。除此之外,生产线上还安装了大量的袋式收尘器,厂区内安装了 360 度旋转喷雾桩,让粉尘无处遁形。

厂区 360 度旋转雾喷

除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大量用水,这些水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极大浪费。为此,恒源矿业下大工夫对污水进行了治理,为生产线配套安装污水处理系统,经处理的水全部循环利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成为中水,用于厂区绿化浇灌,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了生产、生活废水“零排放”。 

砂石生产的“副产品”粉尘和泥渣,在恒源矿业也得到了合理处置,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袋式收尘器收集的粉尘被直接作为产品销售,转化为经济收入 ;生产过程中的废弃泥渣经拌制干化后,作为种植土用于绿化修复,确保矿山资源得到 100% 利用。 

就这样,围绕生产全过程,恒源矿业以“零污染”“零排放”的决心与行动,对粉尘、废水、废渣进行清洁处理、循环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重教育重预防,安全生产深入人心 

安全是矿山企业发展的立身之本。成立以来,恒源矿业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双预防”信息化平台,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断由量变转化为质变,推动了企业逐步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发展。 

双预防信息化平台

建章立制,以推行“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目标,力求从制度源头扼杀不良行为,培养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筹划搭建了公司整体安全管理体系及组织架构,成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为后续“抓系统、系统抓”工作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健全完善了安全隐患责任追究办法,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矿山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汇编、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等全方位的制度体系,确保安全管理“有章可依”“有章必依”。 

给安全“提个醒”,拧紧安全生产“思想阀”,把好安全生产“第一关”。以双预防系统平台“微安全”为抓手,依托 PC 端和手机端 App 实现全天候动态监测和全员参与隐患上报功能,大幅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时效性、准确性,真正做到安全隐患“看得见、摸得着”,真正实现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一体化闭环管理,确保有效控制风险、及时治理隐患,最大限度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提升了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标准、提素质、强管理、保安全。恒源矿业在注重安全管理的同时,狠抓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文件解读、安全教育宣讲、事故案例警示等各类网上警示教育,创办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环境综合治理、应急救援、消防管理等学习园地,利用“安全生产月”活动举办安全宣誓、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矿山开采安全知识等专项培训,组织、聘请专业消防人员、设备厂家和法律专家等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并根据实际安全生产情况,开展针对性的综合应急演练,制作应急处置卡和安全手册,通过开展各类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大大提升了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绿色发展模式,恒源矿业不仅满足了市场对优质砂石骨料的需求,还消除了项目开采区域内长久以来的地质灾害隐患,重塑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改善的双轨并进。今后,恒源矿业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继续彰显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资源节约、安全环保、矿地和谐的原则,力争成为地区标杆型绿色矿山企业,为鹤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