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陕北气温急剧下降,油区气温降至零下15摄氏度,面对急剧下降的气温,长庆油田采油一厂伴生气综合利用大队大队长王守军和员工徐朝辉等同志,历时4小时翻山越沟,对杏河集输站到侯市集输站全段6公里外输管线认真巡查,作为该条管道的二级和三级管道长,他们冒着严寒不漏过一个细节、不放过一个隐患,守护“大动脉”万无一失。


已开发近40年的安塞油田,有井间、站间等不同类型的输油管道5000多条,总长6880公里。油区内有长尾河、杏子河、辽河、小川河及王窑水库、中山水库、红庄水库等重要居民饮水水源地和生态保护区,安全环保的责任和压力非常大。为进一步加强管道巡护工作,完善管道安全防御机制,形成管道运行安全领导负责、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采油一厂出台管道安全管理“四级管道长制”,切实落实管道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原油安全生产。


针对安塞油田开采时间长,管线数量多、沿河跨越多且老化严重等情况,采油一厂把管道运行安全作为严守“四条红线”,严控“六项较大风险”的重中之重。按照“抓治理更要抓预防”的思路,坚持线下人工巡检与线上数据检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全厂管道完整性信息管理平台,对管道全面“体检”,识别出高后果区、高风险区等管道关键点、薄弱点,并运用腐蚀检测、清水试压等技术手段,对症下药、精准治疗。根据管道类别、运行年限及综合含水制定试压范围及周期,不让一条管道“带病运行”。


进入冬季以来,该厂遵循“每条管道都要有管道长”的原则,联合站以上输油管道及输量大、距离长的含水油管道,一级管道长由厂领导担任;站间含水油二级管道长由机关部室和作业区级领导担任;其余管道长由各中心站站长及岗位员工担任,层层压实职责,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管道保护机制,为实现“零泄漏、零事故、零污染”夯实基础保障

在明确管道责任人的基础上,采油一厂针对管线管网复杂、分布跨度大、范围广的特殊性,采取徒步巡查为主,实行“分生产年限、分分布区域、分承压能力、分介质流量、分风险等级、分走向方位、分系统参数”的分级巡查方法,对临近水库、河道等敏感区域、人口密集区等风险区的管道,实施定时与不定时“穿插分班次徒步式”“重点位置布控蹲守式”“交叉往返式”等巡护方法,确保管道巡护100%全覆盖。特别在降温、降雪等特殊天气情况下,该厂各级管道长及巡护人员全体出动,加密辖区所有管线、管道和管网风险点的巡查频次,对隐患区域、重点监控源点开展自查自检自改,确保管线运行畅通无阻。


文:刘飞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