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开通22年的郑州市“12369”环保举报热线正式停号,归并至“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统一接听,这是生态环境举报工作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新开端。旨在更好地服务企业和群众,将工作中心转移至“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实现办事流程最优化,提高生态环境投诉举报的办理效能。


【回顾:接好最后一个12369电话】

24:00:00,夜已深,郑州市“12369”热线值班员接听了最后一个12369举报投诉电话,摘下聆听了22年的耳机,站好热线值守的最后一班岗。“12369”短号码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此,电话那端的“12369”热线不再响起。合上值班记录本,大家同时抬头看向值班室墙上的12369标识,那是对这个小小号段深深的不舍。

有一本陈旧又泛黄的值班记录本热线值班员一直珍藏着,那是郑州市12369热线第一个值班记录本。封面“2002年6月5日”的字迹已经模糊,就是从这一天起,热线团队就开始了详细的值班记录,这一记录,就是22年!常江、李恬和陈韶雷是最早的热线值班员,100多本值班记录本书写了全体热线人奋斗的答卷,12369陪伴他们从热血青年拼到两鬓斑白,只为守护绿色郑州的环境平安。


8000个日夜,热线团队赋能“12369+”服务,将原本单一的电话受理平台拓展为“投诉+咨询”的多元服务平台;值班员24小时5+2白+黑默默守护这块方寸之地,接听举报电话近70万个。他们始终站在服务群众的前沿,连接了服务群众的“暖心线”“幸福线”,架起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绿色桥梁,打造了“全国巾帼文明岗”和“全国优质服务窗口”两个国家级奖牌。

【凝聚:铁军力量众志成城解民忧】

22年来,每一个举报电话背后都有一次环保行动,支队对群众举报投诉工作高度重视,各部门执法人员接过热线受理的“接力棒”,第一时间赶赴污染现场,现场查处执法人员经历过风吹雨打的黑夜,经历过冰雪交加的艰险,正是有了环保铁军的力量支撑以及支队各部门的严密配合,123969热线高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举报的环境问题,22年共办理举报投诉案件6万余件,有效提升了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幸福获得感。 

春风化雨,雨露温情。奋进处,殷切期望声犹在耳;征程里,亲切关怀暖彻心扉。热线值班员一年365天值守没有节假日,刘雪华和张岩连续15年的春节都在值班室度过。22年,每逢节日,历届各级领导都会来到12369热线值班室,带来对一线坚守岗位值班员的关怀和指导,给热线工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望:停号不停服务,实现一站式举报办理】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12369”短号虽停,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永不停。这是时代的科技进步,服务的全面升级。新时代生态环境人的脚步永不停歇,我们仍然坚守在受理投诉举报的前线,来自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厅、郑州市生态环境局三级举报受理平台,上级转件、微信、微博、网上投诉、电子邮件以及其他渠道受理的环境问题仍然在持续办理中,受理量较停号前占比约90%。

在与“12345”对接过渡期间,科技信息科拟定了对上级部门和区县市的相关文件,在科室设置了24小时三方通话接听坐席,制定了新的工作程序和流程,提炼了环保事项资料库,同时指派专人赴“12345”市长电话驻场业务指导、刘雪华和常江等同志多次应邀到12345市长电话进行业务培训、提供技术支持。

不忘来时路,奋进新征程。局党组成员、市综合执法支队党委书记张占令支队长带领郭素红副支队长走进热线的值班室,对同志们寄予新的期望,提出新的要求。他说,虽然12369短号码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但是科技信息科党支部作为我局的一面旗帜和最强战斗堡垒,依然是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的窗口和平台,希望这个优秀的团队继续擦亮窗口品牌,继往开来,以崭新的面貌、奋发的工作热情,一如既往地持续为市民服务,打造便携、高效、规范、智慧的生态环境举报投诉办理新局面,树立新形象,展现新担当,以奋斗之“我”,守护生态之“绿”。



文:张岩 白雪涛 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