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时节,山东省东平湖上波光粼粼,水天一色,成群结队的水鸟或飞舞盘旋,或驻足停立,其中不乏青头潜鸭、勺嘴鹬、黄胸鹀、中华秋沙鸭等珍稀物种。
正在摄影的东平县护鸟观鸟协会会长陈昌伦指着不远处说:“这就是青头潜鸭,被列入世界极危物种,堪称‘鸟中的大熊猫’。今年1月,超过1600 只青头潜鸭在东平湖稳定越冬。目前已确认至少 14 个青头潜鸭种群繁殖成功,98只不同周龄的幼鸟在成鸟陪伴下觅食,在此度夏的青头潜鸭数量也超过了346只。本次繁殖成功再次说明东平湖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青头潜鸭关键栖息地。”
作为山东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不仅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枢纽,也是黄河下游唯一的蓄滞洪区。近年来,东平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动融入黄河国家战略和省市发展大局,高标准编制实施《东平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全力推动《山东省东平湖保护条例》落地施行。强力开展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九大攻坚行动,全面拆除12.6万亩网箱网围,彻底取缔沿湖餐船、砂场、“三无”船只,深度治理环湖村居环境、路域环境、违法建筑,建设环湖生态隔离带74公里,湖域面貌焕然一新。
东平县建立常态化比拼晾晒机制,持续推动村庄环境卫生改善。投资3429万元,对沿湖8个乡镇(街道)、218个村开展生活污水治理。高标准编制全县81个废弃矿山的修复治理方案,“一区一策”分类实施修复。对黄河滩区畜禽养殖场户,落实最严格的环保措施,对没有手续或者排放不达标的进行拆除。按照疏堵结合原则,积极引导畜禽养殖户转产转业,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种植等特色农业,确保群众在转产转业的过程中收入不减少、生活水平不降低。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来众多珍稀野生动物,截至目前,东平湖自然保护区现有植物资源679种,野生动物786种,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3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20种,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为加大东平湖野生动物救护及栖息地保护工作力度,以青头潜鸭保护为契机,山东省在东平湖建立青头潜鸭养护观测站,带动社会公众关注和参与以东平湖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为青头潜鸭等野生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如今,陈昌伦又多了个重要的身份——东平湖青头潜鸭养护观测站负责人,他表示,持续开展基础监测为青头潜鸭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下一步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守护好东平湖这一方净水,呵护好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自然资源,让东平县成为集科研、观察、繁育、保护青头潜鸭的重要基地。
(文/程广兴 泰安市生态环境局东平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