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周口市经开区辖区内企业中出现一支身穿环境执法制式服装和便装,并携带大大小小仪器的“混编”队伍。他们分组分别走进生产车间、污染物处理设施场(站)、在线监控室、排污口等,对照资料仔细查勘企业生产设备,问询各产污环节工艺和污染防治措施,排查各管线管路走向,使用仪器检测风速、排放污染物浓度等,查验各类台账记录、监测报告,时而爬上排气筒高塔,定位监测孔位置,测量孔径,检查采样探头、采样管等在线监控设施,他们耐心细致的与企业人员进行交流,宣传环保法律政策,讲解环境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要求,解答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方面的困惑,共同分析问题根源,探讨解决的办法。在离开企业前,他们会留下记有“病症(问题)”和“治疗方(整改指导意见)”的几页纸张,叮嘱企业一定要积极“治疗”(整改),并随时对接指导。让企业人员感到迷惑的是,身穿制服的执法人员常常会咨询身穿便装的人一些问题,并随身携带笔记本进行记录。
“这是我们专门聘请的大机构技术专家,开展第三方辅助性执法,既帮助企业查找和解决深层次环境问题,又通过现场观摩培训,迅速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面对企业的疑惑,执法人员主动进行了“澄清”。
面对污染防治攻坚进入深水区、突出环境问题仍高发频发的严峻形势,周口市生态环境局经开区分局针对目前执法人员少、执法队伍专业素质不强、发现和识别深层次的隐性问题能力弱等问题,兼顾企业自主整改环境问题标准把握不准、盲目投入消耗大等制约性问题,在组织开展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大提升和环境违法“清零”行动中,聘请知名环境研究机构技术专家实施“第三方辅助性执法”。目前,第一批废水、废气和在线监控设施技术专家对辖区5家企业开展了辅助执法,查找出设施设备老化、工艺设计不合理、设施运行不稳定、环境安全隐患较大等深层次环境问题18个,一般环境问题11个,经过研判分析,均提出了针对性科学、精准整改意见。
文:陈乐 河南省周口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