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形势下开展无打扰执法、非现场监管要求,进一步优化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水平,今年以来,河南省济源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作用,助力实现精准执法、科学执法、依法执法,取得了初步成效。
无人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环境适应性强、方便携带科技设备等特点,不但能进行激光测距、车牌识别、远红外热成像等,还可以搭载多种监测设备,其中大气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大气环境中PM10、PM2.5、SO2、NOx、CO、O3浓度,监测数据实时传输,生成直观的三维污染分布图;水体采样设备能在急流险滩完成取样,红外传感器能精准判断企业的生产等状况。
目前,济源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共有6台无人机,分别为2台六旋翼、3台四旋翼、1台固定翼无人机。为切实提升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运用科技装备的能力,济源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组建无人机执法队伍,分期分批选派5名同志参加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并取得无人驾驶航空器驾驶员执照,正式成为生态环境执法“空军”。
这5名生态环境执法“空军”上岗后,先后使用无人机参加了济源2022年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实战比武和生态环境应急监测演练等活动,在全市重点区域和厂区共开展“空中执法”“夜间巡查”“河道巡查”“环境质量监控检查”“举报投诉查处”30余次,发现无组织排放等环境违法问题线索50余条,监督帮扶企业全部整改到位。
通过实行无人机辅助执法,实现了生态环境“全方位、无盲点”监管,特别是加大了对“散乱污”企业的精准打击力度,有效破解了环境污染盲点多、隐蔽性强、违法取证难等执法难题,为提升执法效能、锻造生态环保铁军队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姚东平 济源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