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企业良性发展“并肩前行”,山东省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临淄分局开展系列助企帮扶行动,以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通过提升执法监管水平、引导公众参与企业环境监督等手段,开展系列助企帮扶行动,细处着手、实处发力,不断优化执法方式。坚持刚柔并济,营造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严控检查,无事不扰
严格执行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全面推行排污许可清单式执法,一次入厂、全面检查。制定年度、季度、月度涉企执法检查工作计划,严控计划外执法检查频次。推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清单内的17家企业实行无人机检查、用电监管、在线监控数据等非现场执法检查,同时对上级交办和信访投诉作为生态环境监管活动的补充手段,实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
细化裁量,审慎执法
积极探索柔性执法模式,依托《山东省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结合北京、浙江、河北等省市免罚事项清单,细化制定临淄区《生态环境轻微违法免罚事项清单》,明确了具体适用的违法行为、法律依据等内容,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首次违法以及非主观因素导致等情形,纳入免罚范围,明确了不予处罚事项21类。《生态环境轻微违法免罚事项清单》是落实服务型执法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力诠释了“轻微免罚”、“过罚相当”的核心要义,对首次违法、“无心之失”给予宽容,让企业放下包袱,集中精力致力于自身发展,避免了企业因轻微违法导致企业信用问题。
探索将行政处罚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无缝链接,严格按照程序筛查线索,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以企业主动承诺赔偿为切入点,启动调查、委托鉴定评估,后续依据调查结果和评估意见启动索赔程序,审慎且灵活督促涉事企业主动依法履行生态损害赔偿责任,达到免罚或从轻条件,以包容审慎执法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强化培训,精准帮扶
加强执法培训,开展“执法小课堂”及执法骨干培训,提升现场执法水平。持续开展“三支队伍”建设,制定《环保“三支队伍”建设培训方案》,加强镇(办)人员的检查能力、企业的环保管理能力及第三方服务能力水平,执法中坚持“明规矩于前、寓严管于中、施重惩于后”监管模式,执法中坚持教育指导为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把服务帮扶企业贯穿执法始终,教育引导企业自觉守法、依法经营。
在对企业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全面推广“两书同达”,即《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指导意见书》,《行政指导意见书》明确告知企业公示期限及申请失信修复的政策和途径,确保“处罚即告知、期满即修复”。
积极开展生态环境领域企业信用信息修复“暖企”行动,现场讲解修复指引,演示信用修复操作流程,告知企业信用信息修复条件、申请渠道、操作流程及资料填写应注意事项,通过电话咨询和微信群,为企业答疑解惑。
临淄分局始终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等理念贯穿于执法全过程,坚持“事前预防+审慎包容执法+打击严重违法”的监管模式,充分考虑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推行约谈、生态损害赔偿等柔性执法措施,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
文:王文忠 山东省淄博市生态环境局临淄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