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风险隐患排查。为切实做好2023年重点时段、敏感时期的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安全保障工作,印发《淮北市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方案》,对化工园区、重点企业、涉及重点企业、环境风险等级较大及以上企业数量较多的园区开展突发水污染事件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排查出应急预案未及时变更、围挡截污能力不足、事故池空置等环境风险隐患,目前已帮助企业整改环境风险隐患12个,坚决遏制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确保全市生态环境安全形势平稳可控。
推行轻微免罚制度。严格落实《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免罚清单》,在生态环境领域进一步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宽严相济执法,对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免罚清单2021年以来办理案件数13件,免罚金额114.07万元,其中适用第一批免罚清单8件,免罚金额39.74万元;适用第二批免罚清单5件,免罚金额74.33万元。
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优化环评审批、排污许可流程,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容缺后补”机制,开设重大项目环评审批“绿色通道”。主动帮扶指导企业准备申请材料,定期询问进展情况,耐心解决企业在许可阶段面临的问题,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建立469个重点项目环评审批调度清单,审核186家重点行业企业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对58个项目实行豁免管理。
推进“送法暖企”活动。2023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税务部门对辖区内7家企业开展“送法暖企”,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体检式”精准帮扶,与企业负责人深入座谈,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环保、税收方面遇到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发放环保、税收知识宣传手册90册,帮助解决问题7个,打造暖企、惠企、护企的良好营商环境。
文:李婷 淮北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