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贯彻教育促进办法。在临近开学与《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施行一周年之际,8月29日,徐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教育局在鼓楼生态园小学开展全市中小学2023“生态文明第一课”,以“线上+线下”、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通过全媒体直播等技术手段展现多场景生态文明教育,向全市中小学生群体普及生态环保、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给学生播种下生态文明的种子,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于孩子心中。

“创造一个绿色地球,一个人类和动物和谐共生的地球。”徐州工程学院环境生态学专家曹文平博士以“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通过讲解案例、播放视频、问答互动等形式,以简单生动的语言和有趣的小故事,向孩子们阐述了“人类对动物活动的影响”“人类和动物和谐共生”等知识,给师生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生态环境保护课,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同学们,这些蝴蝶标本,你们能认识哪几种?”“这是金凤蝶,那是菜粉蝶,还有斐豹蛱蝶……”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来自鼓楼生态园小学的魏红春老师以“蝴蝶监测与环境保护”为题,讲述了观测蝴蝶的意义、观测蝴蝶的方法、徐州市蝴蝶的现状以及观测取得的成就。

“蝴蝶对环境的反应速度超过鸟类和其它昆虫,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灵敏性环境变化指示生物。近年来我带领孩子们在徐州观察到的蝴蝶达到了45种,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更培养了孩子们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魏老师介绍道。

徐州市“生态文明第一课”已成功录制成视频,在新学期开学第一周,徐州全市中小学校将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围绕“生态文明第一课”的主题内容,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彭城课堂和“徐州教育”“生态徐州”“无线徐州”等网络平台,组织全市中小学生集中收看。

“生态文明第一课”将通过生态文明知识分享、生态文明行动倡议、环保社会实践报告等各种方式,大力引导中小学生自觉践行《江苏生态文明20条》,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行为习惯,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生态环境意识,提高青少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和参与能力,培养和引导青少年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志愿者和行动者。


单位:徐州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