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会同专家对企业污水排放提出改良建议
近年来,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全力打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采取有力措施,建章立制,为助力益阳经济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建立“白名单”制度。编制《益阳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清单企业开展环境执法检查时,采用 “非现场”执法监管,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坚决做到守法无事不扰、违法利剑高悬,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的检查频次。
开展柔性执法。出台《益阳市生态环境领域涉企柔性执法“四张清单”》,在执法活动中,通过对企业采取批评教育、监督帮扶、约谈、普法宣传等措施,对符合清单条件的违法企业免罚轻罚,让柔性执法的温度和力度落到实处,助力企业减轻负担、轻装前行,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放管服”改革,强化审批事项后续监管,优化审批流程实现提速增效,环评审批报告书平均承诺时限缩减到20天,比平均法定时限60天缩减70%,报告表平均承诺时限缩减到10天,比平均法定时限30天缩减70%。对重点项目开设绿色通道,缩减审批时限。
益阳市生态环境局秉公执法,通过以上措施,2023年1-10月,共计办理行政处罚免罚轻罚案件58件,减免罚款683.9万元;同时,通过全力压缩行政许可审批时限,办事效率大大提高,真正做到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文图/ 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