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村庄美,青山伴绿水。
近年来,湖南省临武县高度重视农村污水治理,开展了一系列治理工作,逐步推进全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让水环境长治久清,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提供了有力的环保支撑。
西瑶乡谷富塘村是临武县率先完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乡村之一。该村人口密集,地处长河水库上游,在实施农村污水治理前,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长河水库,影响水质,对全县饮水安全是个重大隐患。同时,生活、农业等污水在得不到集中处理的情况下,导致黑臭严重、蚊虫滋生,村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成为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块“心病”。
为解决这块“心病”,改善谷富塘村污水处理困境,临武县将其列入2017年农村污水治理EPC项目,并根据该村实际情况,采用“收集管网+格栅井+预处理模块+人工湿地+排放”的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在村内修建地埋式污水收集系统,对污水进行统一处理。
“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征地困难。建设前期,为了铺设管网,要把修好的路挖掉重新建,村民有些不理解、不配合。”为了让该项目尽快落实,郴州市生态环境局临武分局与村委干部走访入户,开展了大量环保宣传工作,村民的意识也慢慢得以转变。
目前,该村完成了2850米污水沟铺设、2600米排污管道铺设,并根据村内地势,建设完成了占地面积200平方米,配套建设污水管网系统1000米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该村还采用标准模板化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将600余名村民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每天污水处理量可以达到三十吨。
“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生活用水,进行雨污分流,每年可削减COD约5吨、氨氮约0.45吨、总磷约0.06吨。”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提升了该村污水处理能力,对创造优美人居环境、保护当地自然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处理站建成后,谷富塘村不仅水质得以提升,垃圾遍地的情况也看不见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对村庄村居环境改善起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临武县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建管并重、长效运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编制了2020—2030年临武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专项规划。截至目前,全县共有68个行政村完成了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下一步,临武县将加大财政投入,推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奖代补政策,提高群众积极性;积极包装项目,向上级申请奖补资金,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同时将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家家受益的良好氛围。
(文图/ 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