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监察》杂志了解到,11月11日下午,由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唐山市钢铁工业协会、壳牌(中国)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办的钢铁、焦化行业设备管理与创新论坛在唐山南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胡晓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全年生产维护委员会副主任张孝桐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钢铁行业实现信息化管理与智能制造,是降本增效、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一轮智能制造的深刻变革必将对钢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将绿色发展向纵深推进,将成为钢铁、焦化企业完成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各钢铁、焦化企业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价值链延伸、数字化改造、环保节能改造等系统工程,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壳牌(中国)有限公司润滑油部总监张鹏和高级工程师许中共同分析了唐山市钢铁行业在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制造方面存在的短板,其中首要问题是设备管理水平距离智能制造总体要求仍有明显差距。目前钢铁行业普遍存在设备规模较大且分散、服务范围广、业务繁多、不同环境之间差异大、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缺少规范的自动化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使生产线各阶段数据无法实时采集,导致相关环节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极为薄弱。因此建立生产线各阶段设备的管理体系成为钢铁企业的当务之急。对设备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应用,可以为全生命周期跟踪设备使用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将大幅减少设备的非故障停机率,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是全球制造业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智能化产品正逐渐占领消费者的认知。在"十四五"规划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发展智能制造、推进智慧化转型,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智慧管理和创新驱动正在成为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论坛同步组织了钢铁、冶金工业博览会,为企业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来自钢铁、环保节能、耗材等行业的144家企业展示了各自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文 | 武灵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