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框架项目(以下简称“ABS项目”)结项会暨第七次会议上,湖南省试点示范成果获国内外专家点赞。
作为“ABS项目”三个试点示范省(区)之一,2017年2月,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与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中心签署该项目执行协议,并将示范试点地区选择在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由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和湘西州生态环境局负责执行。
其中,古丈县、保靖县、泸溪县、永顺县为试点县,古丈毛尖、湘西黑猪、保靖黄金茶为试点物种。湘西英妹子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湘西泸溪辛女食品有限公司、保靖黄金茶有限公司、湘西芙蓉资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湘西老爹生物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与当地社区签订了生物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协议。
自项目实施以来,湖南在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分享的本底调查、立法及法律实践、试点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训宣传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按计划完成了各项任务。“ABS项目”已于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通过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组织的国内外独立专家的终期评估,得到了“高度满意”的评价(最高评价等级)。
项目重要成果之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已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地市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是国家履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在湖南省试点示范工作的结果,标志着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进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更大成效。
2020年9月28日,《湘西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宣传活动在吉首市德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开幕
此外,该项目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对ABS制度及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的了解。项目终期评估结果显示,湖南省ABS能力有显著提升,能力计分卡得分由基线的11分提升到66分(总分69分),增加了500%,这将有更利于湖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开展。
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理念
湖南一直在路上
小 知 识
“ABS项目”
ABS项目即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国家框架项目。是在全球环境基金的资金支持下,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共同实施的国际履约项目,其目的是在中国建立和实施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ABS)制度的法律和框架,以确保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使用者与持有者公平、公正的惠益分享,切实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与《名古屋议定书》,从而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防止生物多样性以及相关传统知识的丧失。
湘西古老茶叶及制茶工艺
干茶形似“药丸”,乌黑油润;
状如“巴蛇”,蓄势待发。
冲泡之下,又恰似“飞龙在天”,
芳香四溢,满壶金光。
通过对当地传统知识的挖掘传承,近乎失传的湘西古老茶叶及制茶工艺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湖南,更多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工作正在推进。
“一个基因能繁荣一个国家”
你知道吗?
作为世界上生物遗传资源
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也是遭受生物剽窃
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以猕猴桃为例:我国是猕猴桃属植物的原产地和起源中心,一百年前, 新西兰人从湖北带回野生猕猴桃种子,开发出“奇异果”,畅销世界各地,并申请了多项专利保护。2020年初,一家中国企业将新西兰“阳光金果”(猕猴桃品种)“非法”引入中国种植,被判处赔偿6700万元。
“一个基因能繁荣一个国家”,保护生物资源重要性由此可见!
(文/ 刘文馨 杨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