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徐州经开区召开全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会议,强调按照全省环境质量“提质增优”攻坚专项行动要求,增强大局意识、扳平意识,全力打好大气国控站点“对标进位”攻坚战,奋力提气质、增蓝天。
“望”:紧盯目标 遏制高值
针对上半年桃园路国控站点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的突出短板,徐州经开区成立了由区攻坚办、生态环境分局组成的“盯目标、遏高值”工作专班,强化24小时“网格化”值班值守,并充分发挥“金龙湖绿网”数字化污染防控云平台功能,加强每个时段数据监测和高值时段的预报预警。当监测到高值时,由“金龙湖绿网”第一时间推送高值点位、雷达图斑和具体的管控措施,镇(街)网格员3分钟内响应、5分钟内溯源、10分钟内处置、15分钟内反馈结果,以每一小时不落后力保进位。
“闻”:精准溯源 快速处置
人防、技防相融合,建强治污攻坚机制。徐州经开区充分利用雷达走航车、六参数无人机等技术装备,为精准治气提供“指纹库”“热力图”。经开区生态环境分局成立了6个溯源工作组,每天对桃园路国控站点周边工地进行无人机飞检,精准锁定环境违法,对裸土覆盖不全等问题第一时间移交属地镇(街)处置,并会同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工地在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组织监督性抽测。7月份以来,对4家使用尾气超标机械的工地立案查处,清退超标机械12台。同时,经开区攻坚办、生态环境分局常态化开展颗粒物、VOCs“双走航执法”,当溯源到高值点位,执法人员第一时间下车进行深度排查。8月份以来,通过开展走航执法,对一家露天补漆企业立案处罚、4家无组织排放企业责令整改。
“问”:集中约谈 督导问效
针对扬尘对空气质量改善的影响,徐州经开区全面加强各类工地日常检查巡查工作,每季度组织开展工地“体检”,对裸土覆盖、雾炮配备、道路硬化、问题整改等12项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评分后10位的工地,由区攻坚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及相关镇(街)组织联合约谈,分析原因、查找不足,提出整改措施。8月份以来,共约谈2批次30余家工地。同时,邀请徐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专家开展工地扬尘管理培训会,详细解读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管理政策及相关技术规范,明晰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压实工地管理方、施工方、监理方“三方责任”。
“切”:创新机制 精准施策
徐州经开区坚持以创新促实干、以实干谋创新,持续建强错时巡查、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时段“双重盯防”等攻坚机制,特别是今年三季度以来,经开区建立了2个国控站点和4个市控站点帮扶攻坚机制,指挥部相关工作组全员下沉到薄弱站点,做到哪个指标有短板就在哪个指标上“深挖根源”、哪个点位有风险就在哪个点位上“刨根问底”,努力实现国控市控“双进位”。同时,经开区系统梳理了工业源、移动源、加油站、餐饮店等4大类290项VOCs排放源,工地、道路、企业、运输车辆、港口码头、山体修复、渣土消纳场等7大类160项扬尘排放源,并建立部门、镇(街)“双包案”制度,集中时间抓整改,以问题整改的力度提升对标进位的速度。
截至9月5日,徐州经开区桃园路站点PM2.5浓度3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7%,绝对值由一季度全市8个国控站点第5位上升至第2位,同比降幅逆势跃居8个国控站点第1位。
(文/苏汪 仝东歌 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