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大数据平台智慧治污。搭建大气网格化监测监管平台,安装微观站253个、配备移动车载监测设备50套和精准监测设备4套,实施“市、县区、镇街、村居”四级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全市33个镇(街道)均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划分街道网格10处,社区网格88处,全面构建“人防+技防+大数据分析”治污格局。2023年以来,利用大气网格化监管平台,发现各类环境问题1354件,下发转办函、督办函41个,完成整改1325件。约谈政府部门5家,重点企业9家。

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精准治污。2023年7月,开展2023年度非现场监管执法技能培训,组织现场模拟测试和非现场监管知识笔试,评选出先进集体3个并颁发奖牌,为8名先进个人颁发“非现场监管执法能手”荣誉证书。全市174 家排污单位221套自动监控设备已联网,企业数据传输有效率为99.38%,深入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安装、联网和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通过全程监控、实时监测、远程诊断,完善在线数据成果运用及“非现场环境监管”与“现场环境执法”工作衔接机制,及时锁定违法证据。2023年以来,针对污染源自动监控违法行为,立案处罚9家,罚款人民币约98.93万元。

运用科技手段科学治污。融合公安、住建、城管、重点企业视频监控。建成激光雷达4套、重型货车OBD远程监控系统1000套、黑烟抓拍15套、货车闯禁区抓拍系统30处。20家企业37条生产线共安装123台(套)振动监控系统,让科技赋能执法。今年以来,开展视频监控70家次,运用无人机现场勘查7家次,道路积尘负荷走航60余次,对发现的环境问题, 抓好问题整改,推动执法监管高效规范。


文:淮北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