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生态环境局龙口分局始终以“绿水青山映初心,碧海蓝天党旗红”的党建品牌为纲领,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目标,从提升执法能力入手,改革创新执法监管方式,锻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全力提升执法能力,锻造环保铁军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以行政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为基础,龙口分局采用“教”与“学”相结合,线上线下贯穿的方式,聚焦职业道德、法律素养、业务能力、执法技能提升,开展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活动。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实务等重点内容进行集中授课,组织执法人员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开展“守住廉政底线 永葆清正本色”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执法人员进行公共法律知识培训,引导执法人员自学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帮助执法人员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
龙口分局以日常检查过程中发现的环保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入手,重点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结合国家环保新标准新要求及环境污染防治要点等多方面,在执法过程中向监管对象开展普法活动,督促企业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执法人员在普法的同时也提升了对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升了执法人员法律法规意识。
龙口分局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山东省、烟台市组织的执法大练兵和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帮助执法人员掌握执法规范、明确办案要点,进一步检验培训成果。定期组织执法人员针对疑难问题、突发情况等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注意事项和风险点,执法人员积极互动,在深入探讨中不断提升实战能力。
构建新型监管模式,优化营商环境
龙口分局以企业环境信用赋能“放管服”改革。创新服务模式与监管方式,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与生态环境监管深度融合,将企业环境信用按照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信息分为四个等级,由好到差依次以绿、蓝、黄、黑四种颜色标识,根据企业信用等级不同,对其日常监管实现分类管理,对诚实守信者“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者“利剑高悬”,鼓励企业守法经营。
为落实守信激励机制,龙口分局将企业管理规范、污染治理设施先进、遵章守法无处罚的模范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非现场检查清单,健全激励机制,奖优惩差,让企业自觉守法,减轻企业应对执法检查的负担。通过实施正面清单制度,提升了差异化执法监管的精细化水平,使信用评价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龙口分局将信用信息、信用承诺嵌入审批流程,开辟“容缺”便捷受理通道,企业环境信用良好的申请人在申办服务事项时,申请材料有欠缺或存在瑕疵但不影响实质性审核的,经申请人作出信用承诺,先予受理并及时将办理情况反馈给企业。同时,合理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线上服务渠道,简化办事流程,实现环评工作全程网上办理;安排专人提前介入,为建设单位做好技术咨询服务,指导企业优化新建项目选址、生产工艺、环保措施等,切实保障建设项目及早落地。政务大厅服务窗口推出“整点报时”临期排污许可证延续提醒业务,电话联系提醒需要办理延续的企业填报和提交排污许可证延续申请。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
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开展大气污染智慧管控工作,充分利用雷达扫描、颗粒物走航、无人机航拍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现场巡查,发现影响全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污染源。龙口分局会同公安、交通部门开展路检路查工作,现场检查柴油货车,坚决打击尾气超标违法行为。对全市重点区域、重点污染源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全面、按时、高质量整改。
打好碧水保卫战。龙口分局会同住建、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冬春季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行动,排查并完成整改重点河流环境问题。聘请第三方对黑山河等17条河流进行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建立入河排污口档案,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组织开展“净滩2024”专项行动,深入排查各类环境问题,全面清理整治入海河流、岸滩、近岸海域各类垃圾,精准解决突出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发现的各类环境问题全部完成整治;对养殖垃圾、生活垃圾等各类岸滩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协调有关部门、属地镇街区和第三方对全市全部476个入海排污口进行了全面梳理,对部分入海排污口进行了现场检查。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管控,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完成19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增补工作,监督各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完成土壤和地下水自行检测、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报告和土壤隐患排查报告等法定义务落实。对全市24家环保企业开展产业调查,对20家化工、金属冶炼、电镀等企业下达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展核与辐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检查核技术利用单位160家次。推进危险废物信息化建设,提高非现场监管能力,降低企业转移、处置危险废物成本。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推进全市25家“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工厂”等无废细胞的申报、评选、审核工作。
供稿:山东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