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郑州市尖岗水库和南水北调干渠饮用水源地监管水平,保障“一库一干渠”环境安全,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七执法大队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以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为镜鉴,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开展了以“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遏制环境风险隐患”为主题的“一库一干渠”饮用水源地专项排查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以排查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安全隐患为切入点,通过在“一库一干渠”水源保护区周边悬挂宣传条幅,实地走访企业、村庄,利用无人机空中侦查等方式查找污染源隐患;同时向周边的居民、企业负责人、游客宣讲环保法律法规,以提高辖区居民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营造“环境保护人人参与”的舆论氛围。

十里干渠上空,一架六旋翼无人机缓缓飞行,“再高一点,然后往前飞一点,好,看清楚了……”在执法人员的操作下,预设飞行轨迹的无人机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二七段水源地开展了巡查。通过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南水北调干渠周边水面情况,有效弥补了环境执法人员地面检查空间覆盖不足的问题,实现了执法工作无死角,极大提高了排查效率,有效保障了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安全。

借助科技手段的同时,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七执法大队还与郑州市生态环境局二七分局及“一库一干渠”所在地乡办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人巡力度,建立巡查档案。分局定期对饮用水源地开展水质监测,确保不发生违法排污引发的水污染事件或事故,依法打击可能威胁到饮用水源地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有力确保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

通过“依靠科技手段管理为主、人工管理为辅,无人机巡查为主、执法人员巡查为辅”的现代化管理模式,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七执法大队切实找到一条先进的水源地管理路子,变信息的不对称为对称,变“人管”为“技管”,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水源地管理人手少、事情多、摊子大、管理难的问题,让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为人服务,为水源地环境安全服务。


(文/郑喜安 郑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二七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