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全省“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练兵培训暨实战竞赛活动”。活动由河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许兵主持,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焦飞宣布活动开始。郑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保来、巩义市政府市长张东辉、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局长李国敏、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处长周峰、省生态环境厅监控中心主任刘建光、巩义市委常委、回郭镇党工委书记王耀举和全省各地参赛选手参加了开幕式。
焦飞表示,组织开展河南省2021年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练兵实战竞赛,是认真贯彻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加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队伍建设的迫切任务。竞赛是展示形象的过程,也是交流学习的过程。通过实战竞赛提高练兵热情,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学习环保专业理论、钻研环境执法业务的热潮,锻炼执法队伍、培养执法人才。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要求在提高,做好新时期的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始终做到科学治理,科学执法,科学监督,彰显生态环境执法的科技化、信息化,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实战能力,履行好生态环境执法铁军的神圣职责。
来自河南全省十八个市的参赛人员蓄势待发,摩拳擦掌,竞赛场上热情高涨,一展生态铁军风采。此次实战竞赛除了要求执法人员熟练使用各类执法装备和移动执法系统,开展规范化执法检查外,还要求现场完成研判上报,并给出法律处理意见,这对参赛选手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竞赛内容主要涉及无人机现场执法、VOCs气体检测、在线监控设备操作和演讲比赛四项内容,竞赛评判标准严格对接实战。以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为载体,练出水平;以“实战、实用、实效”为目标,比出干劲。真正做到训为战用、训战一体,选拔培养出一批执法业务尖子。
在演讲比赛环节,参赛选手围绕省生态环境执法系统比忠诚担当、比执法技能、比办案数量、比执法效能、比工作亮点等主题,赞扬全体执法人员不忘初心、勇于担当、埋头苦干的精神面貌。秉承执法为民理念,治污措施坚强有力,各项机制逐渐完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开创执法工作新局面,充分展示新时代生态环境执法铁军的能力建设和作风形象。
在无人机实战竞赛环节,设置一家正常生产的企业为目标企业,模拟发生一些发生率较高的环境问题。执法人员操作无人机进行超视距无打扰侦查,对企业周边和厂内的废水、废气排放情况和固体废物贮存情况进行全面排查。
在线监测竞赛现场,裁判员将数据打乱,设置障碍,让参赛人员发现并修正,根据发现的多少与正确度进行打分,并对已知的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氧量、氮气等数据进行分析,测试准确度。来自三门峡的选手通过设备温度、台账记录、通标气、历史曲线等内容进行判定并快速修正。
来自焦作的选手紧张有序地操作着VOCs在线监测设备。选手在陌生环境下,利用该设备对一工厂烟囱排放浓度进行检测,裁判员观看选手操作流程和上报APP平台内容,对检测数据是否准确、设备掌握使用是否熟练等内容进行评判,在第一时间给出法律依据的处理意见。
河南省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局长李国敏在接受采访时用“我们没有向父母尽孝,但是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尽了忠!我们愧对了妻子、丈夫、儿女,但是我们无愧环保事业!我们忍受的是寒冬酷暑、污染侵袭、气味刺鼻,但人民群众享有的是绿水青山!”三句话与全省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共勉。他指出,比赛锻炼了队伍,交流了经验,提高了水平。我们要打造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执法尖兵,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解决老百姓反映比较突出的生态问题,改善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拥有更美的蓝天、白云、绿水。要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执法改革,优化执法方式,从人为判定转变成人工智能数据,从演练转变为实战,从书面存档转为大数据储存,熟练掌握新技术、新装备,综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执法公平公正。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本,民心所向,民意所在。此次比武竞赛活动贴近实战练兵,把操场式、演练式、理论式的比武,转变为现场式、实战式、实用式的竞赛,增强了环境执法队伍学业务、练技能、争先进的积极性,优化和改进了执法方式,提高了执法效能。下一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以“队伍建设年”“装备达标年”活动为抓手,加快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建设,为实现美丽河南、建设生态强省做出更大贡献。(文/李金民 王留伟 吕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