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已成为全球有色金属供求格局中最重要的力量之一。然而,该行业同样也是重点碳排放行业。如何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是有色金属行业当下及未来面临的重要课题。
特别是,在当前整个行业面临疫情影响下,谁能率先找到需求减缓、价格下跌、效益低下等问题的突破路径,实现低碳化、智能化转型,谁就能在行业内掌握先机。
近年来,吉林紫金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紫金”)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高质量发展,向外界交出了最新成绩单 :企业含铜金精矿处理量可达 2000t/d、660kt/a ;生产 的“ZiJin” 牌 A 级阴极铜为上海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全球注册品牌 ;生产的硫酸为食品级认证产品 ;被认定为 第五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为省级智能制造工厂示范企业、省(州)级企业技术中心 ;是吉林省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行业样板企业之一……
优化
生产变得更节能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绿色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尤为突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从传统工业嬗变为新型产业,是吉林紫金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在吉林紫金看来,绿色转型的首要目标就是节能降耗。于是,近年来,吉林紫金围绕降本降耗把好原料品质关,进一步提升铜金精矿处理量和作业率;进一步优化锅炉运行、转炉炉次、两渣含铜、电流电效等技术指标 ;系统提高生产技术的支持能力,探索更能适应生产变化的物料 ;加强精细化基础操作培训, 提升操作水平, 加强烟气系统控制管理;继续优化选矿作业模式。
同时,围绕“节能、降耗、降本”目标,吉林紫金研究制定光伏发电发展规划。一直以来,太阳能都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廉价、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清洁能源。因此,光伏发电作为一项新能源,开始在各个地方被广泛应用。
察势趋势。进入“十四五”,吉林紫金也将新能源拓展列为公司重要工程,对标对表,压实推进。成立工作专班多次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并邀请有资质的设计院对公司的 11 栋建筑物的竣工图进行屋 面荷载进行计算校验。经计算校验,11 栋建筑均满足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条件。吉林紫金便重金投入,大手笔在 11 栋建筑上全部搭建光伏项目。光伏系统经逆变,采用就近消纳的原则接入就近厂区原有低压配电系统。“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就近消纳。
从 2022 年 4 月开始安装,到 9 月电解配电室 并网,再到 10 月选矿厂低压配电室并网。不到一年时间,吉林紫金光伏项目便全部并网完成。至 11月 30 日共计光伏发电 104 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32 吨,减少 864 吨碳排放。
“本项目光伏系统总装机量为 5.3MW,年均发电量 517.69 万 kwh。这个项目将大大帮助我们节省燃 煤,减少限电限制。同时还能减少碳排放,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助力。”吉林紫金光伏发电项目负责人毫 不掩饰内心的喜悦。
毋庸置疑,光伏项目作为吉林紫金的电力补充,为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实现绿色、高效发展赢得了更多主动。
转型
厂区变得更绿色
走进吉林紫金厂区,屋顶分布式排列的闪亮光伏发电板在蓝天下映衬得格外亮丽。上面是光伏板, 下面是厂房,经转变的太阳能变成取之不尽的绿色能源,保证了厂区的机器运转。
作为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为了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公司在几年前便开始“两条腿”走路,从节能降耗和减排两侧落实“双碳”目标。
光伏发电是节能降耗的一条腿。目前,吉林紫金的光伏发电已帮助公司实现 100% 使用绿色电能,减低了能耗,实现在能源生产和消耗两侧的二氧化碳零排放。
而另一条腿则是减排。对于吉林紫金人来说,在环保的一盘棋中,节能降耗保证了生产之绿,而绿色排放也同样重要。
吉林紫金位于吉林省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比邻朝鲜、俄罗斯天然不冻港。公司运营的多金属复杂金精矿综合回收项目占地面积 40 万平方米,属于 大型冶炼厂,因此也是当地环保部门重点监管单位。然而,行走在厂区周边,路面干净平整,两侧绿草如茵,引得蝴蝶翩翩而来,驻足小憩。不远处珲春河上的海鸥,也似乎感受到这片天地的清新空气,常飞到这里做客。
这美好的画面,正是吉林紫金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吉林紫金不遗余力坚持“生命第一,环保优先”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紫金理念,全面对标一级清洁生产标准,系统推进绿色冶金和生态文明建设。
保卫蓝天。作为冶炼企业,吉林紫金生产的废气主要为工艺废气和原料转运、破碎、配料等工艺收集的含尘废气。为更好处理废气排放,吉林紫金对各个关口的各类废气进行分类,并作进一步的针对性处理。例如,原料车间配料工段含粉尘废气,经 3 套布袋除尘系统处理后经 18m 高排气筒排放 ;电解车间产生的硫酸雾,经酸雾净化塔处理后,再通过 15m高排气筒排放 ;熔炼厂冶炼烟气,则经过 余热锅炉及静电收尘降尘后送制酸系统生产硫酸。
废气排放口
为了更好地掌控各个生产关口的废气排放,吉林紫金在 2 个主要废气排放口均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废气排放口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并同步将监测数据上传至市、州、省级环保管理部门。
守护碧水。吉林紫金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为酸性废水。对于产生的酸性废水,吉林紫金绝不外排, 而是通过厂区综合污水处理站进行回收处理,达标后用于制酸系统中的净化工序、污酸污水处理工序制样、配药及熔炼厂的水淬渣冷却,实现零排放。
捍卫净土。而吉林紫金产生的固体危险废物主要为废催化剂、砷滤饼、铅滤饼、白烟尘、废机油、废油桶等。针对不同固废,企业分别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置。为了更好地对固废进行管控,在转移处置前分别在危废暂存场所内暂存,并对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按重点防渗区要求进行防渗。
从蓝天,到碧水,再到净土,三位一体的改变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事实上要做到这些,吉林紫金不但要砍掉落后的生产和能源、增加环保投入,还要舍掉短期利益,甚至还要“倒贴钱”。“这么做可能一时看起来不值得,但 是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利益牺牲整个吉林省的绿色发展大局, 作为冶炼核心企业, 我们要担起东北‘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的环保责任。”吉林紫金全体员 工对此深有感慨。
置身当地工业区,吉林紫金在细微处,也并未降低自身的环保标准,而是继续瞄准“绿色冶金”,全面推进厂区扬尘治理和噪音治理工作,全力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星光不负赶路人。经过多年的环保治理,企业生产用水全部循环回用 ;尾排烟气中 SO2 平均排放 浓度 100mg/m3 左右,比国家标准的三分之一还低 ;企业综合能耗低于 200kgce/t,远低于国家标准并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冶炼余热可得到充分利用。为此,2019 年,吉林紫金进入第一批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企业名单。2021 年,公司进入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2021 年第四批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评估与验收企业名单。与此同时,吉林紫金还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绿色工厂。
创新
工厂变得更“聪明”
如果说“变节能”和“变绿”是吉林紫金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体现,那么在“大智物联”、着力构 建智慧工厂的时代,吉林紫金又如何抓住机遇、谋局落子?
吉林紫金选择围绕“一张图、一张网”向自动化和数字化升级转型。
一方面完成智能准入通道建设,打造智能冶金信息化入口;另一方面则是升级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服务器至 2.0 版本。同时完成冶金在线数模系统搭建,推动厂区的生产自动化、运输自动化、环保监测自动化等一揽子智慧系统,让“死脑筋”的传统工厂“变聪明”。
经过几年的智慧搭建,吉林紫金成功打造为省(州) 企业技术中心,并成为吉林省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行业的样板企业之一,对促进延边州企业产业链延伸、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今天回望过去,一家企业的成长总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身处东北传统产业聚集地,吉林紫金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在“降、减、优、绿、智”的道路上实现了自我蜕变,并走出了一条属于吉林紫金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这让外界看到了冶炼行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更多可能。